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青藏高原东南缘龙门山断裂西段新生代构造取得新认识

来源:地调局成都地调中心 作者:杨剑 发布时间:2024-05-21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地球物理团队在国际构造地质学期刊《Tectonophysics》上发表了题为“Cenozoic tectonic transition within the western segment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southeast from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data(青藏高原东南缘龙门山断裂西段的新生代构造转换——来自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约束)”的研究论文。杨剑正高级工程师为第一作者,王桥正高级工程师为通讯作者,夏时斌博士、廖国忠高级工程师、牟传龙研究员为共同作者。

青藏高原周缘的逆冲断裂带记录了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体之间的构造演化。龙门山断裂(LMSF)是扬子地体(YT)与松潘-甘孜地体(SGT)之间的构造边界,而其西段的构造归属还存在争议,是丽江-小金河断裂(LXF)还是金河-箐河断裂(JQF)?为此,研究人员进行了大地电磁测深成像、地表构造调查和岩石学分析,旨在进一步确定龙门山断裂西段的深浅构造耦合关系。大地电磁成像揭示了深部2个高阻体R1和R2可能起源于不同的岩浆作用。其中,R2可能起源于地幔柱底侵作用,这与之前的研究一致,而R1可能起源于沿着金河-箐河断裂分布地(更宽泛时期的)幕式铁镁质岩浆侵入的残余。基于区域地球物理、地表构造样式和岩石矿物学证据,认为金河-箐河断裂可能在~15 Ma之前就已经变形到下地壳或上地幔,以逆冲作用调节了青藏高原的东南向扩展,并扮演了扬子地体和松潘-甘孜地体之间的构造边界。~15 Ma之后,由于大规模走滑断层的活化,丽江-小金河断裂逐渐取代金河-箐河断裂,主导了龙门山断裂西段的构造变形。结果表明,上述构造转换可能暗示了晚新生代时期青藏高原东南缘由集中变形向离散变形转换的地球动力学过程。

LXF和JQF构造转换模式图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tecto.2024.23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