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也是四川雅安“4·20”芦山7.0级地震发生十周年。5月11日至12日,自然资源部四川雅安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雅安野外站”)邀请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四川省自然资源厅、雅安市人民政府有关领导专家,联合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雅安市地灾防治与生态修复中心共同开展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全力筑牢人民安全防线”科普宣传、主题教育和揭牌活动。
11日,雅安野外站联合雅安市自然资源局、汉源县自然资源局,邀请汉源县应急局、水利局、交通局、气象局和乡镇等地方单位,开展了红岩子滑坡监测预警实验场野外考察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知识培训,介绍了滑坡“空-天-地-深”一体化综合监测技术,针对如何识灾、报灾、避灾进行科普宣传,发放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折页30余份。
12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在雅安开展“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全力筑牢人民安全防线”主题教育调研座谈活动,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和雅安市自然资源局、地灾防治与生态修复中心等有关领导专家参加座谈。会上,地灾防治管理部门、技术单位分别结合实际提出了当前精准化、精细化防灾减灾的需求和面临的挑战。环境监测院表示,将认真梳理现状,以问题、需求为导向,为切实解决地灾防治工作中的难点、痛点提供技术方案,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攻关,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
据了解,“自然资源部四川雅安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雅安市地灾防治与生态修复中心三家单位联合共建,总体定位于面向西南多雨山区崩滑流灾害,建立长时序“天-空-地-深”一体化观测网络,开展点面结合的调查-监测-预警预报和监测新技术新方法示范应用,全方位提升科技防灾水平,打造国内领先的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