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日前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调查中心、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普专委会、《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及腾讯新闻以“地球呼叫”为主题开展了系列科普活动。
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地质灾害调查监测中心童立强主任,作为嘉宾参加了以《极端天气常态化,中国如何应对不断叠加的自然灾害?》为主题的圆桌论坛。针对“喜马拉雅地区的灾害情况大致如何?”“它在生态中有着怎样的重要性?”“它出现的诸如冰川消融等问题,会对中国和周边地区产生怎样的影响?”等网友提出的问题,童立强结合自身专业领域,给予了精彩解答,并表示我们正处于一个寒暖交替变化的阶段,极端天气较多。我们对地球的认识实际上还很浅薄,要提高认识、加强研究。此外,还要持续重复开展调查监测,定期提出风险防控类型和区域,通过实地核查划定灾害高风险区,预测灾害的可能发生时间和危害程度,进行预警。
涂杰楠、李丽教授级高工和朱振洲博士以《流淌在世界屋脊的“冰河”——正在消失的美景》《全球升温背景下珊瑚礁将会消失?我没有那么悲观》《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湖泊正在经历哪些变化?》为题目撰写科普文章,通过通俗的语言、科学数据和大量案例,向大众分享了全球变暖背景下自己对地球变化的观察和见解,并呼吁大家保护好自然资源、保护好我们生存的家园。
下一步,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将继续以“世界地球日”等主题日为契机,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向广大公众普及地球科学相关知识,推进我国地学科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