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地球科学科普作品大赛圆满结束。本次大赛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联合主办,发展研究中心、环境监测院、中国矿业报社协办。
经过资格审查、专家打分及评议等程序,最终评出一等奖12个(文章5个,诗歌2个,视频3个,摄影2个),二等奖25个(文章8个,诗歌4个,视频8个,绘画2个,摄影3个),三等奖34个(文章14个,诗歌7个,视频8个,绘画2个,摄影3个)。
大赛吸引了社会各界地学科研学者和爱好者参加,发掘出一批地学科普创作人才和作品。脱颖而出的作品都能紧扣地球科学主题,较好地将科普性、专业性、文学性和艺术性融合为一体,展现了地学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和地球科学重大成果,对地学科研成果的科普化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022年地球科学科普作品大赛评选结果
文章类:一等奖5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5名 |
|||||
序号 |
作品名称 |
第一 作者 |
作者单位 |
作品 类型 |
获奖 等次 |
1 |
“碳”究生机幻美的地球之肾——滨海盐沼 |
刘飞扬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文章 |
一等奖 |
2 |
氦:一种不“骇”不“海”,用的正“嗨”的气体 |
王佳营 |
天津地调中心 |
文章 |
一等奖 |
3 |
“碳”和“炭”——解读与碳有关的中国古代歇后语、成语和诗词歌赋 |
王洪鹏 |
中国科技馆 |
文章 |
一等奖 |
4 |
壮志凌云,等你“铼” |
陈海燕 |
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院 |
文章 |
一等奖 |
5 |
最具中国风的化石——震旦角石 |
刘汉生 |
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
文章 |
一等奖 |
6 |
冰川塑造的人间天堂——西藏鲁朗“龙王谷”的成因与演化 |
贾丽云 |
地质力学所 |
文章 |
二等奖 |
7 |
穿越千百万年的黑瑰宝——深海多金属结核 |
黄威 |
青岛海洋所 |
文章 |
二等奖 |
8 |
带你认识一种奇石——树枝石 |
程贤达 |
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 |
文章 |
二等奖 |
9 |
千年铁树开了花 |
潘正伟 |
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 |
文章 |
二等奖 |
10 |
如何测定岩石的年龄 |
陈旭 |
中南大学 |
文章 |
二等奖 |
11 |
沙漠的“活皮肤” |
李霏 |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
文章 |
二等奖 |
12 |
北京门头沟地区牙形石化石新发现 |
高源 |
北京自然博物馆 |
文章 |
二等奖 |
13 |
长江下游的深部,各个都是绿色能源 |
吴通 |
南京地调中心 |
文章 |
二等奖 |
14 |
“飞来的”鸡鸣山 |
高雄 |
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院 |
文章 |
三等奖 |
15 |
打开地下宝藏的钥匙——钻探 |
赵志涛 |
探矿工程所 |
文章 |
三等奖 |
16 |
看矿物的多彩变化——岩石薄片动态采集技术 |
苏桂芬 |
实物资料中心 |
文章 |
三等奖 |
17 |
“流浪”的江河 |
于涛 |
地科院 |
文章 |
三等奖 |
18 |
落地生根 |
孙利芳 |
河南省汝州市地矿局 |
文章 |
三等奖 |
19 |
鄱阳湖老爷庙水域“魔鬼三角”解密 |
陈立德 |
武汉地调中心 |
文章 |
三等奖 |
20 |
我们身边的石头从哪儿来 |
高建伟 |
实物资料中心 |
文章 |
三等奖 |
21 |
武汉湖泊记 |
李朋 |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 |
文章 |
三等奖 |
22 |
寻根华南,探秘西陵峡 |
王建坡 |
武汉地调中心 |
文章 |
三等奖 |
23 |
一江清水送京都之美丽汉江 |
李新斌 |
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 |
文章 |
三等奖 |
24 |
走近油气地震勘探、认识野外资料采集 |
许海红 |
西安地调中心 |
文章 |
三等奖 |
25 |
海底地形测量知多少 |
冯兵辉 |
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 |
文章 |
三等奖 |
26 |
丈量辽阔海岸 守护美好家园 |
张强 |
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 |
文章 |
三等奖 |
27 |
我的世界别开洞天:页岩 |
张玉玺 |
青岛海洋所 |
文章 |
三等奖 |
诗歌类: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7名 |
|||||
序号 |
作品名称 |
第一 作者 |
作者单位 |
作品 类型 |
获奖 等次 |
28 |
朝圣青海,日月共和-干热岩攻坚战:盗火者 |
张福存 |
水环中心 |
诗歌 |
一等奖 |
29 |
地质勘探 |
马亭华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新媒体中心 |
诗歌 |
一等奖 |
30 |
大兴安岭的演变 |
傅朝奎 |
中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大庆物探一公司 |
诗歌 |
二等奖 |
31 |
恐龙与飞鸟 |
王之峰 |
物化探所 |
诗歌 |
二等奖 |
32 |
南红——石上中国红 |
李苒苒 |
地学文献中心 |
诗歌 |
二等奖 |
33 |
以己之名 |
刘锐 |
青岛海洋所 |
诗歌 |
二等奖 |
34 |
脉枝蕨 |
潘正伟 |
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 |
诗歌 |
三等奖 |
35 |
矿物学之歌 |
谭娟娟 |
武汉地调中心 |
诗歌 |
三等奖 |
36 |
念奴娇•张家界 |
杜施 |
湖南地质学会 |
诗歌 |
三等奖 |
37 |
泉之歌组诗(五首) |
张福存 |
水环中心 |
诗歌 |
三等奖 |
38 |
水环情 |
赵远刚 |
探矿工艺所 |
诗歌 |
三等奖 |
39 |
远方的向往 |
殷宗敏 |
武汉地调中心 |
诗歌 |
三等奖 |
40 |
可燃冰的向往 |
田英英 |
勘探技术所 |
诗歌 |
三等奖 |
视频类:一等奖3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8名 |
|||||
序号 |
作品名称 |
第一 作者 |
作者单位 |
作品 类型 |
获奖 等次 |
41 |
运城盐湖的地质演化 |
刘海军 |
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四地质队有限公司 |
视频 |
一等奖 |
42 |
飞鸟翔集如画 陕西黄河湿地 |
李新斌 |
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 |
视频 |
一等奖 |
43 |
恐龙足迹追踪者 |
赵力颖 |
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院 |
视频 |
一等奖 |
44 |
古乡湖成长日记:咆哮之怒与澄静之美 |
田尤 |
探矿工艺所 |
视频 |
二等奖 |
45 |
“海中仙女”的前世今生——海百合 |
刘文卿 |
实物资料中心 |
视频 |
二等奖 |
46 |
走进涠洲岛 |
陈雯 |
武汉地调中心 |
视频 |
二等奖 |
47 |
丈量辽阔海岸 守护美好家园 |
吴淑玉 |
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 |
视频 |
二等奖 |
48 |
地质灾害防治系列科普宣传片——监测预警新方法 人防技防双保障 |
梁宏锟
|
环境监测院
|
视频 |
二等奖 |
地质灾害防治系列科普宣传片——预警响应已启动 听从安排速撤离 |
|||||
地质灾害防治系列科普宣传片——预警信号已发布 按照预案速响应 |
|||||
49 |
飞“阅”汉江 |
丁廉超 |
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 |
视频 |
二等奖 |
50 |
矿山生态修复技术 |
广西地质环境监测站 |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站 |
视频 |
二等奖 |
51 |
岩矿鉴定·薄片制作 |
张威 |
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 |
视频 |
二等奖 |
52 |
冰与火之歌——探秘可燃冰 |
付奕霖 |
河海大学 |
视频 |
三等奖 |
53 |
高原植物之美 |
李茜 |
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 |
视频 |
三等奖 |
54 |
和滑坡上的“千里眼顺风耳”交个朋友 |
李扬 |
探矿工艺所 |
视频 |
三等奖 |
55 |
环境噪声也是宝 |
冯梅 |
地科院 |
视频 |
三等奖 |
56 |
科学认识地质灾害 携手建设美好家园 |
王国瑞 |
宁夏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 |
视频 |
三等奖 |
57 |
科学寻宝——物理、化学方法找矿 |
韩革命 |
物化探所 |
视频 |
三等奖 |
58 |
探秘藏北冰川 |
吴晓康 |
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 |
视频 |
三等奖 |
59 |
土中掘金 “硒”望无限 |
戴亮亮 |
长沙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
视频 |
三等奖 |
绘画类:一等奖0,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 |
|||||
序号 |
作品名称 |
第一 作者 |
作者单位 |
作品 类型 |
获奖 等次 |
60 |
大美自然风光 |
刘如春 |
广东省地质学会 |
绘画 |
二等奖 |
61 |
矿物 |
葛若雯 |
中央美术学院 |
绘画 |
二等奖 |
62 |
菱锰矿 |
杨帆 |
天津自然博物馆 |
绘画 |
三等奖 |
63 |
绘蓝图 |
李俊杰 |
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院 |
绘画 |
三等奖 |
梦回逺古 |
|||||
王喜洞的传说 |
|||||
摄影类: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 |
|||||
序号 |
作品名称 |
第一 作者 |
作者单位 |
作品 类型 |
获奖 等次 |
64 |
定点越野 |
曹毅 |
环境监测院 |
摄影 |
一等奖 |
65 |
火山盛景 |
孙靖尧 |
哈尔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
摄影 |
一等奖 |
66 |
天山之梯——哈达木孜达坂 |
李仲琴 |
江西省地质局核地质大队 |
摄影 |
二等奖 |
67 |
取水样 |
曹毅 |
环境监测院 |
摄影 |
二等奖 |
68 |
归来 |
肖红叶 |
沈阳地调中心 |
摄影 |
二等奖 |
69 |
青海美景 |
陈浩文 |
勘探技术所 |
摄影 |
三等奖 |
70 |
柴达木盆地翘首以盼的“小丑” |
孙媛媛
|
成都地调中心 |
摄影 |
三等奖 |
美丽的阿尔卑斯式褶皱 |
摄影 |
||||
71 |
新塘壁挂天路 |
汪丹 |
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
摄影 |
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