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河北沧州平原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成功召开

来源:地调局环境监测院 作者:李慧 发布时间:2021-10-14

2021年10月8日下午,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组织召开河北沧州平原区地下水与地面沉降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下文简称“沧州国家野外站”)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审议了沧州国家野外站总体建设规划,对野外站后续建设提出了具体意见建议,并向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

会议认为,沧州国家野外站作为科技部正式批准建设的69个国家野外站之一,要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观测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和交流合作平台为目标,着力打造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地下水与地面沉降定位观测系统,聚焦京津冀平原水循环变化、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修复、地面沉降防控等重大问题,精心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安全。

会议指出,建设沧州国家野外站要重点做好7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升级完善主要观测设施和试验设备,开展长期稳定规范化科学观测。二是聚焦京津冀平原地下水循环交互过程与失衡机理、地面沉降形成机制与风险评价预警、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修复与地面沉降防控关键技术、地下水超采治理与地面沉降防控优化方案等重大问题,开展野外科学试验研究。三是建设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制定数据汇交管理办法,提升观测数据汇聚和管理、分析挖掘以及服务能力。四是推动试验场地、试验设备和数据成果开放共享,建设国际一流、多学科交叉集成、面向社会提供开放服务的共享管理平台。五是通过提供技术咨询、编制标准规范等方式,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方政府需求。六是加强与荷兰国际水利环境工程学院(IHE Delft)、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面沉降国际倡议组织(UNESCO-LaSII)、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等国际机构和国外院校的联系,开展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七是定期举办科普活动,形成“监测-基础研究-教学-科普”模式,向社会公众普及水资源保护、地面沉降防控等科普知识。

会议强调,沧州国家野外站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一方面要加快制定管理办法,推进规范化运行,确保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中期评估;另一方面要不断升级完善陆地蒸散观测平台、地面沉降基岩标分层标等观测设施和试验设备,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目标,着力提升国家野外站的科学观测和试验研究水平。

9名学术委员会成员和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地质勘查管理司、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中国地震局、环境监测院、河北省地矿局、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天津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40余名领导、专家在现场或通过视频方式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