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资源所四项成果荣获2020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来源:地调局资源所 作者:资源所科技处 发布时间:2021-10-12

2020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近日揭晓,共授奖71项,其中一等奖11项,二等奖60项。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研究所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4项。其中一等奖2项,分别是唐菊兴研究员主持的《西藏大洋俯冲型斑岩铜金矿找矿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突破》和陈其慎研究员主持的《境外矿产资源基地调查与供应链安全评价》;二等奖2项,分别是刘成林研究员主持的《罗布泊盐湖成钾新理论及找矿应用》和田世洪研究员主持的《锂同位素分析方法创建与地质应用示范》。

《西藏大洋俯冲型斑岩铜金矿找矿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突破》围绕解决西藏复杂造山带成矿条件有利的古岛弧和古陆缘弧识别、俯冲型斑岩铜金成矿系统发育–保存机制、俯冲型斑岩铜金成矿系统找矿和勘查评价理论技术三大难题,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长期坚守海拔5000米以上高原腹地,历时十余年,解决了西藏复杂造山带能否找到与环太平洋成矿域相同的俯冲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提升了青藏高原斑岩成矿找矿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水平。

《境外矿产资源基地调查与供应链安全评价》依托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和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开展了境外资源基地调查与供应链安全评价。有关成果被央视报道,社会效益显著。

《罗布泊盐湖成钾新理论及找矿应用》围绕“陆相盐湖成钾动力学背景及成矿作用”重大科学问题,并建立找矿模型,拓展找矿空间,成功指导发现新的钾盐矿床,实现重要找矿突破。

《锂同位素分析方法创建与地质应用示范》历经十余年,在国内较早分别建立了全岩溶液和石英包裹体以及矿物原位锂同位素分析方法,成功研发了11个矿物锂同位素标样。并针对关键科学问题,开展锂同位素地质应用示范研究,揭示了岩石圈地幔锂同位素的高度不均一性,提出地幔交代作用的锂同位素判别指标并识别出部分熔融和岩浆分异过程中的锂同位素分馏。率先将锂同位素应用于碳酸岩型稀土矿床形成机制、铅锌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以及铬铁矿床成因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不但开辟了我国锂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及其固体地球科学应用示范研究的先河,而且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在世界也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