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自然资源领域科研人员信息支撑,做强“山水林田湖草整个生态系统”的文献资源战略保障服务体系;为留住野外工作的一手资料,收藏弥足珍贵的学术史料作为特色馆藏文献;为用生动的事例指引青年的地质人,开创“十四五”地质工作的全新局面,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向业内专家学者发起了“地学文献及野外地质记录簿捐赠倡议”,通过上门走访、电话征询、邮件推广等多种手段进行宣传,力求搜集收藏第一手野外地质资料,让凝结了地质精神的宝贵财富发挥最大的作用。
倡议发出后,多位专家院士表达了对地学文献中心特色文献收藏工作的肯定与支持,近日,中国第一位“泥石流院士”崔鹏同志百忙之中将其研究成果寄送至地学文献中心,并亲笔题写了赠言。
崔鹏院士,被誉为泥石流灾害中的“逆行者”。自然地理学与水土保持学家,长期从事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研究。每当出现山地灾害后,崔鹏院士总是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协助抢险救灾工作并且收集第一手研究数据。他常说“最好的灾害工作不是工程建好后的灾害治理,而是在工程建设前就能够认识到所存在的环境灾害风险,尽可能采取避让措施,让工程在规划勘察设计时避灾。”其多层次的评估已经在川藏铁路的规划设计中发挥了作用,规避了98%的滑坡、97%的泥石流等大量地表灾害,为工程安全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此次获捐的亲笔签名赠书,为读者提供了解专家严谨治学精神、艰苦奋斗历程的窗口。中心将精心整理,妥善保管,并以此为契机,继续推动地学文献及野外地质记录簿捐赠收藏与服务工作,不负这位地质灾害“逆行者”的初心:“让中国山更绿、水更清、村更富、人平安”。
崔鹏院士赠书
崔鹏院士亲笔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