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非常规油气团队,在国际地学领域顶级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中科院一区,IF=5.693)》发表了西北地区页岩气研究的新成果——陆相不同干酪根类型低熟页岩差异演化及影响因素—以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页岩为例(Differential evolut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ow-maturity terrestrial shale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kerogen: A case study of a Jurassic shale from the northern margin of Qaidam Basin,China,DOI: 10.1016/j.coal.2020.103591)。该论文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34)任务“西北地区中生界陆相典型页岩气赋存方式与富集规律研究”成果之一,论文第一作者为张云鹏博士,共同作者有李玉宏、郭望,及青海煤炭地质局李永红和青海省地质调查局党洪量等。
该成果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低成熟度页岩进行生烃热模拟,发现不同类型干酪根在演化过程中存在差异,并详细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演化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同时根据干酪根在生烃过程、碳同位素变化和孔隙发育等方面的特征及协同演化,总结了不同类型干酪根对应的演化模式。该成果预计能为柴北缘乃至中国的陆相页岩气在生烃过程重现,生烃机制探讨以及资源动态评价和预测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撑。
柴达木盆地北缘不同类型干酪根差异演化过程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