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1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承办的“李四光地质科普讲坛(第十八期)”在地调科普网科普讲堂开播。中国地质调查局“漓江流域喀斯特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首席科学家陈伟海研究员作了题为“中国岩溶洞穴”的主题讲座。部、局定点扶贫共建小学江西赣州五云小学、岩溶所共建小学桂林育才小学及在京相关院校学生300余人在线收看讲座。
陈伟海研究员以大量洞穴案例、丰富的实地资料、生动的洞穴探索经历带同学们走进了多彩的洞穴世界,全方位揭示了“喀斯特”地貌的神秘面纱。同学们从讲座中了解到洞穴是怎么形成的,我国的主要洞穴在哪里,绚丽的钟乳石有哪些类型,神秘的洞穴生物王国是怎么样的,洞穴探险调查应该注意什么,洞穴有哪些主要应用途径。
通过讲解洞穴过度开发、景观退化和保护、修复问题,讲座倡导学生共同肩负起保护洞穴资源的责任,做到“进洞只留下脚印,出洞只带走印象”。通过展示地质调查工作者探索洞穴的实际工作场景,让同学们了解到地质调查工作的特点及相关地学知识,激发了同学们对地质调查工作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