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简称资源所)新能源新材料矿产研究室钾盐团队,长期从事罗布泊盐湖钾盐找矿及成矿理论研究,近年来在企业科技项目《罗布泊盐湖重点区深部资源调查研究》、基本业务费项目《罗布泊地区晚新生代环境演化及成钾效应研究》等支持下,先后对罗布泊盐湖及周缘地区进行多次野外地质调查。
罗布泊地区处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端,是世界最为干旱的地区之一,素有“地球旱极”之称,同时该区人烟稀少、交通和通信极为不便,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因此在该区开展地质工作常常面临水资源短缺、气象和路况条件复杂等风险。资源所项目组成员依据该区野外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保障了近年来该区工作安全零事故、零伤亡记录。
准备工作:确保工作组成员身体状况健康良好,对身体不适等工作人员实行在京休养、暂缓野外工作。野外地质工作前,严格要求工作组各成员进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训,要求具备相应的防护、自救、互救应急基本技能(急救包、食品、饮用水、火柴等)。配备西部地区野外必须的GPS、卫星电话等通讯设备以及野外工作服、登山鞋、太阳帽等野外工作个人防护装备。
野外工作:每日出队前提前收听/查阅目的地天气情况,了解出队当天天气条件,对野外工作目的地以及具体工作内容进行调整。利用各种数字地图工具掌握对目的地及途径地区路况,制定合理可行的野外工作路线。针对部分地形地势复杂地区,主动联系从事过该区地质调查工作的人员,询问具体情况,制定应对措施;条件可行情况下,聘请有经验人员作为野外向导。每日出队前,提前向工作区有关部门报告当日目的地、行进路线等,以备后续开展快速有效的救援工作。每日出队前须对使用车辆性能进行检查,同时对车上配备的防火以及救援工具等进行清点。西部荒漠地区,由于地面标记物缺乏,用长木桩同时系上红布等野外辨识度较高的物品,进行路面标记,以防止迷路等事故发生,同时为后续救援工作提供路标指引。严厉禁止野外单独外出作业。每次野外需配备两辆用车,行进途中随时保持联系,同时保持一定车距。遇路况不明地区,严厉禁止冒然前进,须停车后进行实地观察后制定下一步行进计划。当行进车辆发生故障时,快速对车辆故障进行排查并进行维修,车辆上工作人员应积极主动配合司机、同时原地等待救援,严厉禁止盲目离开车辆事故地进行求救工作。每日野外作业完成后,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平安。
总之,工作组人员时刻铭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一准则,严格按照相关文件及规范进行野外工作和安全防护,在资源所安全生产处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做到了平安工作,保障了项目顺利实施和开展。
野外作业安全红布巾标识物设置
出发前车辆安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