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近日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贡献青春智慧 展现青春担当”的青年论坛,31位青年才俊从自己所在岗位、所学知识,轮番登台畅所欲言,为地质调查事业献计献策,用青春书写人生,用汗水浇灌沃土。
据了解,该中心现有40岁以下青年职工150人,占职工总数一半以上,已成为单位事业发展的主力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事业发展与青年成长相辅相成、互为表里,青年以青春力量推动中心事业向前,用行动践行责任和担当。”该中心党委书记严兴华在论坛开场时表达了对青年职工的殷切期待。
为开发资源建言,保障国家需求
众所周知,矿产资源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是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工业食粮”。中国地质调查局多年来“以全力支撑能源、矿产、水和其他战略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为工作使命,不断加大在能源资源保障方面的工作力度。
来自战略与情报研究室的余韵,根据战略性矿产国际竞争新特点以及疫情发展对能源资源的影响提出,随着后疫情时代到来,矿产资源安全维度将发生新变化,我国应紧盯发达国家在战略性矿产方面的新举措,认真分析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关系,全面提升我国战略性矿产的资源保障能力。
高纯石英和氢气的开发和利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早在2018年工信部就将高纯石英作为矿物功能材料列入重点新材料目录。来自科学技术处的贾德龙在《高纯石英如何“高明”》的报告中表示,虽然我国石英资源储量丰富,但高纯石英资源匮乏,依然依赖进口。他建议,应建立“高纯石英”供应链,加强高纯石英找矿力度。
在氢能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方面,来自于规划研究室的马腾认为,应将氢能升级到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高度,做好顶层设计和地方规划,引导氢能产业健康发展。例如,多措并举提高氢气制取能力,加强全球范围内涉氢金属资源供需形势、资源潜力和获取能力的研究。
来自矿山地质处的陈辉以《矿集区矿产调查及深部找矿预测》为题作了汇报。据他介绍,通过聚焦大宗紧缺矿产和战略性新兴矿产,在全国优选了矿集区开展1:5万矿产地质调查和深部找矿预测示范工作,在新深度、新地区、新层位、新矿种、新类型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或进展,为解决国家能源资源问题提供了保障,有力支撑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标的完成。
为国际合作献策,打造矿业强企
矿业强企也是金融强企。据了解,美国华尔街五大金融机构在全球大型矿业公司中都有着较高的持股比例。而中国金融机构偏向于外汇贷款和重大项目的融资合作,更多的是利用矿业手段加金融资本来控制整个矿业市场。
全球资源环境研究室的黄霞在报告中提出,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国际矿业战略政策与投资环境研究,应以境外资源配置能力强的大型矿业企业为优先服务对象,依托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协同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全球资源环境研究室张伟波在报告中表示,我国矿业企业境外投资走了不少的弯路,这与当地的政治环境、社会风险、文化环境等是分不开的。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应服务于中国矿业转型发展和全球矿业开放合作,为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提供决策服务:一是指路,为企业指明全球矿业投资有利区;二是排雷,发掘境外矿业投资风险隐患,为企业投资做好风险预警。具体的工作就是,做全球矿业投资环境的分析,建立境外矿业投资环境数据库;开展项目评价和有利区评价,形成全球矿业投资智能决策系统。
为信息化谋划,让地调智能高效
中国地质调查局从1998年左右开展信息化建设以来,通过长期努力,基本完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调查成果的数字化和建库工作。
信息化部大数据研究室的赵林林在汇报中介绍,作为“地质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数据共享与服务一直受到业界所关注,为解决资源环境和基础地质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资源保障,为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和社会提供了丰富和高质量的数据共享服务。未来的地质云将为专业人员提供可计算、可分析的数据服务,支持在线化处理与挖掘分析;将构建地球系统科学“一张图”数据体系,实现从数据资源到数据资产。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谷歌打造了一套互联网赖以生存的空间、数据、服务、应用为一体的生态平台。其发展道路给地质在线化的发展带来了启发。齐少凡在报告中描绘了该功能的使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通过突破传统搜索方式,以智能化手段对数据进行梳理、汇聚,通过探讨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分析和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从‘提供什么用户看什么’,转换为‘用户需要什么,推送什么’。”
具体的流程就是通过提供的分词库作为知识图谱的主干,通过挖掘已有数据的知识关系来组织数据,完成知识图谱构建与更新。
在最终人工智能模块,将搜索内容、数据知识和用户行为放入全连接神经网络中,将所有的特征进行拆分、赋权重,最终将数据排序结果输出给用户。
据了解,目前该功能已经完成智能搜索的初级版本,今年计划实现智能搜索的稳定上线。
在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方面,资料综合处的吴小平介绍,依托近几年在线化工作的不断发展,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构建了“互联网+地质资料”一体化业务协同模式,实现全国31个省、四大油公司和油气委托保管单位互联互通,支撑建立了全国统一、动态更新、多级联动、权威发布的新型地质资料业务体系。
青年强,则国家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施俊法在讲话中表示:“年轻人是最大的财富,发展中心的年轻一代有希望、能担当,有本领、靠得住。在以后的工作中更要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奋斗初心,守初心、担使命。”
筑梦为马,不负韶华。发展研究中心青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局党组新时代地质事业三大战略性转变,聚焦新需求,贡献新智慧,推出新成果,实现新发展,展现了新时代、新青年的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