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坚持期刊定位 打造品牌栏目 助力地调科技创新

勘探技术所《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期刊2020年策划多个专题

来源:地调局勘探技术所 作者:周红军 发布时间:2020-05-09

按照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室《关于编制2020年期刊报道计划的通知》,为提升局系统科技期刊质量和服务效能,更好地服务地质科技创新,助力“三大转变”,加快地质调查成果传播,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勘探技术研究所《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编辑部认真领会通知精神,积极谋划,精心编制报道计划。2020年,本期刊将聚焦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围绕地质调查13大计划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结合勘探技术所科研开发工作重点,策划实施多个重大专题,做实做细每个重大专题的策划组稿工作,落实责任人。

一是海洋地质调查方面。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深海、深地、深空、深蓝”四个领域的战略技术部署,以“一核两深三系”为主体的自然资源重大科技创新战略也把深海探测列为核心内容之一,我国两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取得重大成果。依托“海洋地质调查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试采计划”、“地质科技创新计划”,2020年第2期刊发了一期“海洋与极地钻探”专栏,下半年将再组织一个“海洋钻探技术与装备”专题,以展示我国海洋地质钻探技术和装备成果,促进我国海洋地质钻探技术水平提高,为海洋强国战略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是深部探测方面。2018年9月,由勘探技术所牵头申报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项目“5000 米智能地质钻探技术装备研发及应用示范”启动,预期形成的5000m地质岩心钻探技术体系,为建设“透明地球”提供技术与装备支持,支撑扩展“深地”资源空间。第4期刊发了“5000 米智能地质钻探技术装备研发及应用示范”专题,收录论文21篇,全面地报道了该重大项目实施一年多来的研究成果,成果除涉及该项目外,还涉及地质调查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

三是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8年,“世纪工程”川藏铁路规划建设全面启动。工程需要面对崇山峻岭、地形高差、地震频发、复杂地质、季节冻土、山地灾害、高原缺氧以及生态环保等建设难题,桥隧占比高达80%,被称为“最难建的铁路”。特有的地质、地理条件给钻探(钻掘)施工带来极大的难度和挑战。为此,依托“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监测预警计划”,拟组织一期“川藏铁路工程钻探(钻掘)技术与装备”专题,总结前期的研究成果和施工经验,为下一步更加严峻的挑战提供指导和借鉴。

四是清洁能源调查方面。2020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部署的9方面的重点工作中,第一条就是“加强包括清洁能源在内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增强支撑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其中地热资源(含干热岩资源)的调查是能源矿产地质调查中的重中之重。依托“能源矿产地质调查计划”中“共和盆地恰卜恰干热岩试验性开发与评价”等项目,拟组织一个“干热岩钻探技术与装备”专题,展示干热岩调查评价中的钻探技术成果,将有助于提升地调局在高温高压钻探技术方面的引领作用。

五是国际合作地质调查方面。勘探技术所在土耳其卡赞、贝帕扎里天然碱矿对接井施工多年,施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也是局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单位。为了展现这一国际技术合作地质调查成果,依托“境外地质调查国际合作计划”中“土耳其卡赞-贝帕扎里天然碱矿探采方法技术合作”项目,拟组织一个“水平对接井组钻采施工与应用”专题,全面总结天然碱定向对接井水溶开采技术发展、技术创新以及工程管理经验。

六是勘探技术所科技创新方面。为精确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地质调查转型升级发展,加强单位科技创新力量,培育一批行业关键技术成果,拓宽青年技术人员成长渠道与空间,建立好单位的科技人才梯队,2019年勘探技术所投入自有资金200多万元,立项16项所管科技项目。拟组织一个“勘探技术所科技项目”专题,全面及时地总结报道这些科技项目的研究进展,宣传勘探技术所的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