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帮扶发展永不止步

——西安地调中心对口帮扶村红岩村全面脱贫综述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顾小凡 发布时间:2020-04-03
 

2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辖区29个县(区)退出贫困县序列,商南县位列其中。这标志着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对口扶贫的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十里坪镇红岩村实现全面脱贫。

7年扶贫工作,西安地调中心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00余万元,派驻工作队员12人次,连续驻村时间近2000个工作日,精准扶贫246户843人,在红岩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医疗、安全饮水、安全住房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帮扶工作。红岩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该县产业经济发展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同时,西安地调中心与商南县主管部门、十里坪镇党委政府和红岩村两委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持续关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

 

商南县红岩村绿色农产品推广中心一角 

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地调科技帮扶 

西安地调中心将地调科研与扶贫攻坚相结合,在红岩村开展的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发现和圈定大范围富硒土地5700余亩,发现富硒茶叶、核桃、玉米、土豆等十余种富硒农产品,为发挥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发展优势脱贫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西安地调中心进一步深化富硒土地调查成果,形成商南县富硒土地调查规划,并重点加强生态产业示范园规划,积极推进富硒农产品种植和引进企业投资,促成红岩村与企业签订高山富硒蔬果基地种植协议;引进企业投资,建成红岩村高山蔬果基地,计划投资500万元,项目一期投资150万元,开展100亩富硒蔬菜种植、200亩富硒苹果种植。

编制产业规划,推动品牌商标建设 

红岩村地处丹江源头,优质的水源与原生态自然环境为酿酒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村内酿酒户遍布。对此,西安地调中心利用商标积极整合零散酿酒户,注册苞谷酿酒作坊,办理完成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与产品流通许可证,为苞谷酒酿造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根据红岩村实际情况,西安地调中心编制了红岩村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结合产业规划与发展陆续注册“十里红岩”“雨山红岩”两个商标。商标类别涵盖规划及实施的全部特色产品。品牌建设与推广使在村集体和村个体之间形成有效的依赖和链接关系。在此基础上,他们建立了“十里红岩绿色农产品推广中心”,推广特色农产品,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年均稳定纯利润大于5万元,为推动整合村内零散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拓展扶贫渠道,实现增收增利增效 

在开展地质科技扶贫的同时,西安地调中心在红岩村还创新方式方法,大力发展就业扶贫,促进消费扶贫,加强教育科技扶贫,坚持以党建促脱贫,并取得多方面实效。

就业方面,西安地调中心结合工作需要,每年聘用红岩村贫困村民开展样品采集、仪器搬运、厨师等工作,同时通过培训筹建了红岩村劳务输出组织,利用社会资源积极联系建筑工地、工厂等用工企业,累计组织派遣45人,实现增收135万元。教育方面,西安地调中心累计投入15万元,包括资助大学生教育,以及从产业发展规划、农村种植养殖技术、就业技能等方面开展培训,并针对苞谷酒作坊发展,组织村干部外出考察。同时,西安中心积极为新入学大学生开展捐款活动,关注关心其困难与诉求,激励子弟为家乡发展作贡献。

此外,西安地调中心组织中心18个在职党支部和300多名党员干部,持续开展贫困户“一对一”帮扶,通过捐款捐物、赠送图书等协助开展村委会、村党支部以及党员活动室建设。他们利用中心各支部党员捐款,积极开展入户慰问,累计捐款22万元,累计入户慰问702户次。为解决红岩村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冬季采暖、安全饮水等问题,西安地调中心组织支部购置炉子、水泵等,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在此基础上,通过前期绿色农产品推广中心建设,以红岩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为主体,组织集中采购,累计完成40万元,助推红岩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并为绿色产品前期推广形成了良好的开端。

完善基础设施,筹建“爱心便民超市” 

结合商南县基础设施投入资金,西安地调中心有效利用扶贫资金,为红岩村修建通组水泥路4.5公里,购置路灯45盏,翻建红岩村党群服务中心,捐助电脑、打印机、桌椅等系列办公用品,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和村两委办公环境。

同时,为探索偏远农村爱心超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西安地调中心通过调查研究与沟通交流,尝试利用电商超市30%利润建设便民超市,利用便民超市产生的30%利润维持一定规模的爱心超市规模,且目前已经初步建成。

积极总结经验,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 

红岩村地处秦岭深山,交通及资源条件受限。驻村工作队通过分析贫困户统计数据发现:该村第一产业发展种类繁多,从业人员数占村人口65%,经济规模约250万元;第二产业主要包括酿酒,经济规模约30万元,从业人口不足3%;第三产业主要为劳务输出、外出自主经营店铺,经济规模约850万元,从业人口比例约30%。对此,他们提出,该村第一产业发展分散,可主导优势资源规模化;第二产业是短板,可加强人员培训、技术设备、产业正规化方面发展;第三产业是村内的支柱产业,劳务输出占主导,需多种形式加强劳务人员培训、技术学习等。

在前期的帮扶工作中,西安地调中心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对商南县红岩村的可持续发展仍将继续关注——加强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科技渗透,着力打造一支能长期发展的村集体团队。对此,西安中心将积极作为,为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做好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