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承担的“全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状况遥感地质调查与监测”项目组奔赴陕、甘、宁、青、蒙、晋、豫七省开展黄河沿线野外调查工作,重点对黄河沿线50公里范围内的废弃矿山修复情况进行调查验证。
野外工作区包括银川市、吴忠市、中卫市、石嘴山市、阿拉善盟、白银市、兰州市、海东市、海南州、吕梁市、临汾市、运城市、三门峡市、济源市、焦作市、郑州市等地,调查各类图斑近100个,拍摄野外照片500余张,总行程5000公里。
在野外调查前,项目组对2018年全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和开发状况成果数据进行了整理和筛选,根据开采规模、开采时限和开采矿种,在黄河沿线青海贵德至河南郑州段选取了600余个矿山作为野外调查点,并从中标注100余个大型废弃、暂停和绿色矿山作为本次野外查验重点。
在18天的野外工作中,调查人员克服天气寒冷恶劣、矿区道路难行等困难,基本查清了青海贵德县到河南郑州市大部分中大型废弃和停采矿山的恢复治理情况,确认了数处仍在开采的违法点,同时也确认了数处塌陷区。调查人员还利用无人机设备,通过高空视角,更安全、更全面地观测了部分矿山恢复治理和开采情况。
通过野外调查,调查人员发现多地正在树立和践行“谁开采谁治理、边开采边治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开展矿山恢复治理工作,但也有部分废弃矿山的恢复治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