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水环所积极协助举办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第十届第二次学术年会

来源:地调局水环所 作者:宁凯 发布时间:2019-10-18

为推动中国孢粉专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由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主办,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承办,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协办的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第十届第二次学术年会,2019年10月10-16日在四川绵阳召开。孢粉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朱怀诚研究员、副理事长地质所高林志研究员分别致辞,就中国孢粉学分会40年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地质所高林志研究员和浙江师范大学倪健教授分别作了大会报告,对地层孢粉和长期生态学的进展进行了介绍和总结。

水环所科研人员、研究生和实验员共16人参加了此次会议,贡献了11个口头报告和1个展板报告。其中包括杨振京研究员的《白洋淀地区的第四纪古植被与古环境演变》、杨庆华工程师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表土孢粉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环境指示意义》、王利康助理研究员的《太原盆地早更新世以来孢粉记录的气候环境演化》、王攀研究实习员的《洛河下游石羊剖面末次冰盛期以来的孢粉记录与植被演替》和宁凯博士的《孢粉和正构烷烃记录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地下水补给型湖泊近千年来的植被和环境变化》等。在会场上取得了广泛关注和普遍好评。水环所硕士研究生赵楠楠的《柴达木盆地表土孢粉与植被关系初步研究》口头报告在74位参会学生代表论文评比中获优秀奖。

本次会议会期3天,设置了包括地层孢粉、第四纪气候事件、表土花粉、青藏高原、第四纪古植被古气候古生态、花粉的形态传粉与古环境、综合分析和优秀学生论文专题等8个专题。本次学术会议有包括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Marie-Jose Gaillard在内的来自71个单位的203名代表参会,共安排了90个口头报告,26个展板报告。

会后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川西北山地垂直带地质与植被多样性”野外现场研讨会,参会代表们就川西北地区的地质背景、地貌特征、植被多样性、山地垂直植被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就川西北的地质地貌和植被生态学方面的科研价值给出较高的评价,就平武县的发展方向和生态保护给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2019年孢粉学学术年会开幕式

水环所杨振京研究员作学术报告

“川西北山地垂直带地质与植被多样性”野外现场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