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完成项目的遥感解译工作,2019年9月21-30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环工所开展了海南岛遥感野外考察。考察组从海口出发,由东海岸开始环绕海南全岛,收集海岸线、滩涂、红树林、河口湾口淤积、码头堆填区等的信息,明确地物类型,以提高遥感分析的质量和精准度,便于后续的研究。历经10天,考察组圆满完成了各项考察任务。
考察途中,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践行公益性地质服务职责,考察组分别在海口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文昌清澜港省级红树林保护区和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开展了关于红树林的科普活动,传播科学的种子。
考察组在红树林保护区及学校摆出图片展板,把红树林的基本知识介绍给游人和学生:红树林不是红木家具中所说的红木,外表不是红色的,而是绿油油的,之所以叫红树,是因为割开树皮,里面的汁液是红色的缘故。红树幼苗胎生,气根反生,叶子吐盐。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对生态系统及环境非常重要。同时,考察组也普及遥感知识,介绍了成片的红树林在遥感影像上的特征,如何通过遥感图像识别出红树林的分布,并研究其历年的面积变化情况等。
通过科普活动,游人和学生们了解了有关红树林的科普知识,认识到红树林的生态环境意义,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科学素质,收获颇丰。有游人表示以后会向他人宣传介绍红树林,把科学知识传递下去;学生们表示,应该读万卷书,更应行万里路,科学就是要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