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承担的“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技术方法集成”地质调查工作项目成果报告在北京顺利通过了专家组验收。
“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技术研究与集成”是“陆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工程”的二级项目,项目周期2016年-2018年。项目旨在通过开展青藏高原永久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技术方法研究,集成适合我国的中低纬度带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技术体系,为我国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与潜力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多年的技术方法攻关,项目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一是建立了青海祁连山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响应特征及识别标志,进一步完善了冻土区探测水合物的勘查技术方法组合;二是创新集成了针对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低频探地雷达探测技术,为冻土区水合物探测增加了一项新的探测技术;三是开发了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储层识别与评价系统和靶区预测系统,在木里地区圈定了天然气水合物有利靶区,提出了建议井位;四是获得了冻土区季节性甲烷排放及气源变化特征,为认识青藏高原冻土区碳循环信息、探索土壤甲烷排放机理提供了环境监测依据;五是发表学术论文38篇(其中3篇SCI、1篇EI),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公开出版科普著作1部,并获得了“2019年自然资源优秀科普图书”奖。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分布在中纬度地带,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环境和基本特征既不同于海域水合物,也不同于极地冻土水合物,缺少有效的勘查技术已成为制约我国陆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的主要技术瓶颈,项目的研究成果对推动陆域水合物勘查技术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