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3日,为确保野外地质调查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工作进度,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鄱阳湖-洞庭湖-丹江口库区综合地质调查”二级项目,组织相关专家在湖南津市市对“两湖任务单元”进行野外调查业务培训及内部质量检查。
本次培训邀请武汉地调中心有着丰富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经验的资深专家陈立德教授进行授课。陈立德教授在“江汉-洞庭”地区从事调查工作多年,具有深厚的工作基础,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同时对河湖演化、江汉-洞庭的历史变迁有深刻独到的认识。在进行室内理论培训时,陈立德教授对在两湖地区开展野外调查工作应注意的事项和细节进行了分析,并以“长江中游地区第四系划分与对比及长江续接贯通时限”为题,系统分析总结了工作区的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和第四纪以来长江中游河湖协同演化过程。课后,项目负责人及相关专家对各工作小组提交的野外调查资料、图件进行质量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具体整改建议。
在开展野外实地培训时,陈立德教授依据调查点的特征,详细讲解了调查卡片填写应注意的事项和细节。同时,针对工作区的实际情况,建议在后续调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自然资源、垃圾填埋场选址等内容。野外培训过程中,对野外地质调查作业质量进行了检查。
通过培训,项目组野外作业人员收获颇丰,解答了在野外调查过程中遇到的第四系地层难以区别、划分不清的困惑,充实了野外调查人员的理论知识,提升了野外作业能力,为后续调查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检查,进一步强化了野外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明确了自检、互检及问题整改工作要求,将有力保障野外第一手资料的质量。
室内授课
野外培训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