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稀土尾矿萤石与碱土金属盐类矿物浮选分离基础研究进展顺利

来源:地调局成都综合利用所 作者:张继勇 袁波 发布时间:2019-06-17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承担的稀土尾矿中萤石与碱土金属盐类矿物浮选分离基础项目,为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该项目针对四川稀土尾矿中伴生萤石资源综合回收存在的问题,拟以萤石、天青石和方解石矿物为研究对象,运用晶体化学、浮选溶液化学、矿物表面转化机理、DLVO理论等,研究矿物晶体结构、表面性质与浮选行为的关系。

根据配位化学、浮选溶液化学、矿物-溶液-平衡理论和浮选理论,通过红外光谱、XPS、动电位测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手段,研究矿物溶解平衡、浮选剂的溶液化学、复杂界面相互作用和机理以及组合用药规律,形成萤石与碱土金属盐类矿物浮选体系界面调控机制,为萤石与碱土金属盐类矿物的高效浮选分离提供理论基础;再结合德昌稀土尾矿的浮选实践,最终形成稀土伴生萤石资源的界面化学调控-选择性分离的理论体系。

其主要理论研究包括,系统研究了稀土尾矿中萤石与方解石、天青石的选择性浮选分离,探讨了不同捕收剂,不同抑制剂的体系中,萤石、方解石和天青石这三种矿物的可浮性,最终筛选出一组药剂组合,在该体系下可实现天青石与萤石和方解石的选择性分离;同时通过Zeta电位测试、红外光谱分析以及溶液化学计算和反应自由能计算系统研究了该药剂组合的选择性抑制机理。

在实际矿石研究工作中,项目开展了磨矿细度试验、方解石抑制剂和天青石抑制剂的筛选试验,并以较好的药剂制度开展了浮选开路试验,浮选开路试验获得的浮选指标为:原矿CaF215.92%,精矿CaF290.96%,CaF2回收率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