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在遥感拍摄的照片上找到天安门”“卫星上的照相机坏了可怎么办”。5月1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客人,在听完《遥感改变生活》的科普讲座,用遥感视角环游全球后,他们脑洞大开,迸发出了智慧火花。
这是“发现·共享”学院路城市穿越节科普活动的现场,来自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北京林业大学附属小学、北京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的160名小学生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体验“熟悉的陌生人”这条趣味性和挑战性并存的比赛路线,“科考+比赛”的科普形式让这4支科考小队的兴致格外高涨,一双双小眼睛里都透露着对遥感科学的求知渴望。
在“科考”活动中,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科技人员用诙谐有趣、浅显易懂的语言向4支科考小队介绍了“什么是遥感”“遥感改变我们的生活”“遥感触手可及”“小朋友怎样为遥感事业做贡献”。讲座以“千里眼”比喻遥感,用眼睛成像类比遥感的技术原理,带着小科考队员们从百度地图的卫星影像图中去寻找自己的学校,通过卫星遥感视角体验全球著名建筑,并介绍了卫星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城市发展和自然资源监管方面的应用。同时,中心科技人员还启发小朋友们认清中国遥感事业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在他们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引导他们为遥感事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科考活动还设置了VR虚拟环节,科考小队员们通过3D技术三维体验了卫星发射和卫星运行过程。
在比赛环节中,科考小队员们需要在北京市卫星影像图上辨认出天安门广场、鸟巢等著名建筑完成打卡,完成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的对比小作业,并撰写趣味科考论文。
“发现·共享”学院路城市穿越节科普活动由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党工委主办,街道办事处、学院路学区管理中心和学院路10余家科研单位共同举办,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是4处实地科考场所之一。通过科普活动的举办,让孩子们更加热爱科学、热爱他们生活的这片家园,争做科技小公民、街道小主人。
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将继续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共享优质科普资源,与学院路街道和地区其他单位共同探索地区科普新模式。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