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6日,为保证地质调查项目实施质量,促进项目成果产出,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组织开展工程汇报与研讨。武汉地调中心组织实施的东南丘陵区域地质调查、长江流域水文地质调查、海南生态文明试验区综合地质调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地质调查和宜昌生态文明示范区综合地质调查等5个工程,结合各工程工作区域及所属项目实际,重点汇报了各工程2019-2021年总体目标、年度目标预期成果和工作安排。
牛志军研究员结合中心业务布局和学科发展需要,重点介绍了东南丘陵区域地质调查工程9大重点工作,内容涵盖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地层古生物和同位素等传统优势学科建设与发展,以及该工程对其它4个工程在基础地质调查方面的支撑作用。同时,介绍了该工程充分考虑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花岗岩成岩成矿研究中心和古生物与生命-环境协同演化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积极谋划或参与重大专项申报的有关工作。
黎清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结合新时期地质调查工作要大力拓展新领域与新能力的要求,介绍了海南生态文明试验区综合地质调查工程在推进地质调查向自然资源调查转型发展中的工作理念和思路,以及具体项目实践的技术路径。阐述了在贯彻落实“三大转变”的要求下,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工作部署的三个抓手,即精准的需求、确凿的问题和明确的对象。系统介绍了工程实施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工作部署和预期成果,分享了在推进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方面的经验启示。
最后,会议要求:一是在工作部署上要充分考虑单位的业务发展方向和专业特色,促进带动本单位的业务转型升级;二是谋划好工程的战略布局和战术实施;三是加强与地方的深度合作,实现地质工作的精准服务;四是以解决科学问题和示范,探索科技创新新模式;五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督促地质科技人员养成登录地质云学习的好习惯,按规定做好各种数据资料的上传,支撑武汉地调中心信息化建设;六是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做好多层次、跨行业的学术交流。
武汉地调中心学术委员会全体成员、领导班子成员,工程首席、二级项目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共80余人参加了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