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至9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科学应用及其性能优化”、“天然气水合物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探测技术”、“天然气水合物海底钻探及船载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水合物开发环境原位监测与探测技术”等四个项目详细设计评审会在广州顺利召开。
四个项目均由广州海洋局牵头承担,国拨经费达8721万元,2017年启动以来,联合国内25家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开展了联合攻关和创新,旨在突破“海马”号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作业应用能力,为走进和认识深海提供装备;研制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开发装备,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精细探测、钻探、试采环境监测的一体化技术体系,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提供科技支撑。
此前,项目组根据项目任务书和实施方案,完成了关键技术攻关、系统总体设计及各个部分的详细设计。评审会上,项目负责人详细介绍了项目总体情况、系统总体技术设计、分系统设计、实验室监测和海上试验基本方案,评审专家组对研发设备相关设计资料进行了认真审查,对项目详细设计方案提出了评审意见。
评审专家组由“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项目责任专家、相关领域专家等组成。评审组成员、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和技术骨干等100余名代表参加评审会。
项目介绍:
“‘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科学应用及其性能优化”项目围绕南海北部冷泉活动史、南海冷泉区生态环境和南海北部深海沉积过程三个科学问题研究需求,对“海马”号无人遥控潜水器进行技术升级和适应性改造,开展南海北部区域海底观测、探测、钻探等作业,取得创新性科学研究成果。
“天然气水合物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探测技术”项目重点突破超大能量震源技术、小道距窄缆距三维地震采集、处理和成像等关键技术,形成一套天然气水合物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探测和矿体精细描述技术方法,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精细勘查提供技术支撑。
“天然气水合物海底钻探及船载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针对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及试采对水合物高质量岩心、高精准检测技术与装备需求,以水合物钻探保压取心与船载检测为目标,研制水合物钻探保压取心、转移及船载检测系统,形成从深海水合物保压取心至岩心船载保压转移检测的一体化技术体系。
“水合物开发环境原位监测与探测技术”项目自主研制水合物试采区土力学性质原位监测、地层原位温压测量、试采区地形及地层形变监测等装置,形成水合物试采区温压场、土力学性质和海底地形形变监测技术与分析方法,形成水合物试采环境监测、潜在风险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