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6日至22日,在外交部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支持下,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主办的“海上丝绸之路”岛屿国家地学合作研讨会在武汉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埃及、厄立特里亚等18个国家的150余名政、商、学代表参加了会议。研讨会旨在加强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岛屿国家在地学领域的相互了解,推动地球科学领域的合作交流。
此次研讨会邀请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院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多家单位的知名专家及学者,分别在地层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岩溶学、航空物探与遥感技术、海洋地质调查、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不同领域进行交流;开展了为期2天的三峡地区地层-构造、地质灾害等野外考察,组织外宾参观了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实验室和湖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并安排中方地勘单位、矿业公司与外方对接,畅谈境外合作愿景,切实面对遇到的问题,积极探索应对措施。
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展示了我国地质调查领域先进的工作方法及技术,增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巩固、推进了在地学领域的合作,为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有利的平台,并为以后境外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本次研讨会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进展如下:
一是增加了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地学领域的相互了解,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矿业开发法律法规及需求等各个方面;二是与参会各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埃及、厄立特里亚)地学机构进一步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互信关系,各国均明确表示希望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更广泛的项目合作,包括地质地球化学调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航空物探与遥感技术、实验测试技能培训、地学数据库建设等各个方面。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埃及等国家的代表举行了双边或多边会谈;三是为中方地勘单位及矿业公司与外方的对接提供了平台。
研讨会会场
武汉地调中心汪啸风研究员作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