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地学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地调局地学文献中心正式启动了国家地学文献目录中心建设工作。国家地学文献目录中心是以基于元数据的科学管理方法为基础进行目录聚合,依托地学文献中心、联合编目成员单位及各类馆藏进行资源的汇聚,融合不同数据库系统、信息资源平台中地学文献资源目录,建设成地学专业的国家总书目。其宗旨是打造最权威的地学文献信息集散地,创造最开放的地学书目服务平台,并实现一站式检索服务。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目前已经完成了《地学文献目录数据采集技术要求》制定、初步完成了目录中心系统开发、共建单位的确定等工作。
一是坚持“标准先行”的原则,制定了《地学文献目录数据采集技术要求》。在数字图书馆时代,数字信息的文献类型、数据格式、元数据体系及服务形式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变化。为了在多源、异构以及开放的信息环境下,提高地学文献目录的可获取性、互操作性,更好地进行集成服务,解决目录采集过程中存在的不同来源、不同数据格式、不同分类法等问题,我们研制完成了《地学文献目录数据采集技术要求》。通过统一的标准整合处理以及集成后,可以极大地提高地学文献统一检索效率,从而使地学文献可被有效利用与广泛获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更好地实现资源共知和共享。经过两年的努力,在广泛征求专家和有关单位意见、研讨后,完成了技术要求的编写。《地学文献目录数据采集技术要求》首次系统提出了图书、期刊、图件、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地学标准等六类地学文献的目录数据采集技术要求。每种类型的地学文献元数据由一个元数据框架支撑,既包含了描述信息、馆藏信息、管理信息等多个数据项,也包含了数据项之间的关系,保证了新的元数据规范,能够充分覆盖和反映国家地学文献目录中心建设所采集的各类型文献数据的特点,适用性更强。此项成果已经通过发展中心组织的项目评审,并获得优秀。
二是初步完成了地学文献目录中心管理平台的定制开发。在现有自动化系统和数字化环境的大框架下,借助数字图书馆实现全面的、多角度的、多元化的地学文献目录的集成、展示、检索和推送服务。初步完成的地学文献目录中心系统,由发布管理、检索和展示、统计分析、用户服务、系统管理等五大模块组成,力求实现面向不同用户群体的一站式服务体验,提高地学文献的揭示与服务的准确性和友好度。
三是确定了共建单位。广泛收集、整合了部、局属单位及相关行业单位的地学文献资源目录;通过项目合作的形式,基本完成了中国地质大学、吉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地质类院校的地学文献目录、博硕士论文目录的收集;今年又拓展新增了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贵州大学等一些综合性的院校。地学文献目录合作共建的机构正在不断拓宽,最终目标是要收全所有类型的地学文献目录,为建成全国地学文献目录中心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此项工作是以地学文献中心已有的文献数据为基础集成外部资源,依据《地学文献目录数据采集技术要求》为标准,对地学文献资源的产生、位置、责任单位、共享范围及更新维护方式等方面信息进行目录聚合,同时形成地学专业的国家总书目。
国家地学文献目录中心系统
国家地学文献目录中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