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190余吨金矿资源绿色开发将有技术依据

——青海大场金矿矿集区技术经济与环境评价体系建立

来源:地调局成都综合利用所 作者:袁波 徐明 刘应冬 发布时间:2016-12-23

今年4月以来,中国地调局成都综合利用所深入青海大场金矿矿集区600平方公里工作区域,通过1:5万环境地质调查、环境影响评价、资源可利用性评价,建立了矿集区技术经济与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适用于新发现矿产地或矿集区的环境地质调查、环境现状评价及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据了解,青海大场金矿矿集区地处北巴颜喀拉山中段,区内金矿资源丰富,截至2015年已发现主要金矿矿床金属资源量突破190余吨。由于矿集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地势高亢,气候寒冷,环境生态脆弱,如何实现矿业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是矿集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依托《青海大场金矿矿集区技术经济与环境综合评价》地质调查二级项目,基本查明了因自然演变及人类活动造成河流断流、土地资源退化、土地占用等矿区环境地质问题。构建了矿集区技术经济与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明确了指标定义与计算方法,为矿集区内190余吨金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提供了对策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