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多技术方法联合推进采煤沉陷区环境地质调查

来源:地调局水环中心 作者:王爱军 发布时间:2016-09-08

地调局水环中心通过多期高精度卫星遥感对比解译、InSAR数据处理分析、物探勘查以及地面调查等手段,对山西省阳泉矿区采煤塌陷进行了调查,初步形成地面调查与技术方法相结合的快速、高效、精准的联合调查技术方法体系,取得初步调查成果。

首先采用Google Earth数据(分辨率15米)和Worldview2高分数据(分辨率0.5米)分别对工作区进行了遥感解译,其中Google Earth数据可以对植被覆盖率及其变化趋势进行解译;Worldview2高分数据在解译塌陷坑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可解译出直径超过1米的塌陷坑,在解译露天矿范围、矸石山、地貌景观破坏及地表水污染等有良好效果。

其次是采用ALOS PALSAR数据,进行技术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在阳泉矿区1500平方公里范围内,2007年—2010年产生明显地面沉陷;沉陷范围与地下采空区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地面沉陷一般发生在地下采空后的1-2年。

第三是采用高精度重力勘探、浅层地震、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等物探方法,探索并初步总结了各种物探手段在盂县东坪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调查中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