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8月18日,地调局资源所对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铜多金属矿资源基地调查二级项目开展了本年度野外验收和工作质量检查。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加强地质调查成果评价的指导意见(试行)》精神,本次野外工作检查以“五问”为要求,以科技创新目标为导向,听取三级项目工作进展汇报,对新的发现和阶段性成果进行野外核实和检查,对项目组在工作中的技术疑难问题进行了研讨和指导。
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开展2016年地质调查项目质量和管理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二级项目组邀请了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古生物、数据库、物化探专家组成了专家组,对已完成野外工作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矿产地质调查项目以及资源所和其他地勘单位部分新开项目进行原始资料验收和野外检查。
本次项目野外资料验收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7月19日-8月3日,资源所组织专家对藏东昌都地区的2个项目进行了野外检查。野外考察历时15天,具有战线长,矿点多,矿种齐全的特点。对芒康吉错银铅锌矿、巴达金矿,左贡拉荣钨钼矿,类乌齐南越拉铅锌矿、滨达铅锌矿、伊日温泉,昌都吉塘地质路线、若巴温泉,加多岭项目,江达的玉龙铜矿进行了考察和检查。期间与昌都市国土局、昌都市有关部门进行了座谈,昌都市委和市政府对本次考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西藏地勘局与昌都市签订了在绿色勘查、地质灾害调查、水和温泉资源调查等方面合作框架协议。
第二阶段8月6日-8月18日,与会专家分为两个检查组从拉萨出发分赴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和东段开展相关野外检查工作。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检查组主要针对日土埃永错东地区、革吉县噶尔-肯巴勒、角西地区、雄巴南、革吉县米多南地区、改则聂尔错地区等矿产评价与1:5万矿产地质调查相关的七个子项目进行野外验收和检查。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东段那曲地区,检查组对依拉山、蓬错、恐弄拉三个1:5万区域地质调查子项目进行了路线抽查,对高保约、巫嘎错、阿索东、尼则等项目进行了野外工作质量检查,对重点工作进行了现场指导。专家组登上海拔5100米的达若洛陇矿点,对矿化特征、蚀变类型、控矿构造等找矿要素进行了考察研讨,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方向,对钻孔位置进行论证,提出了部署意见。
目前,阿里角西地区黑钨矿矿床调查评价、那曲高保约1:5万矿产地质调查成果较为突出。角西地质矿调由西藏地热地质大队承担,目前发现花岗质岩体和围岩中均有石英脉型黑钨矿矿体,发育云英岩化,资源量可达大型以上规模。高保约位于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东北,在2014-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 “西藏高保约地区矿产远景调查”工作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现了达若洛陇、高保加约、纳让、南措等一批具有潜力的矿化点,是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段极有希望取得找矿突破的图幅之一。2016年资源所在高保约地区开展1:5万矿产地质调查工作,由西藏地质五队承担,对新发现的达若洛陇矿化点展开重点检查,开展进一步调查评价工作,该项工作得到西藏地勘局的大力支持,实现了班怒带从公益先行到基金衔接和地质调查成果转化第一步。
检查组对各子项目在“生命禁区”顽强工作,保质高效地完成项目任务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予以了充分肯定,同时对存在的部分问题与各项目组交换了意见,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本次野外工作检查,是对委托业务承担单位既要保证科研创新,又要严守质量监控的一次考核。也希望通过检查和现场答疑解惑,保证二级项目达到预期目标,力争在“十三五”期间,使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在基础地质调查和找矿突破中取得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