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地调科研深度融合,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湖泊集中区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广泛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通过多次野外联合踏勘,现场深度交流,以切实提升地质调查项目科研创新水平。
2016年4-5月,项目组邀请中国科学院庞忠和团队、南京大学吴吉春团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旭升和蒋小伟教授对项目部署主干剖面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踏勘工作,各位学者从水文地质学的领域出发,针对浩勒报吉水源地问题以及水文地质科学问题,研讨了相关的科研方法和目前一些水文地质环境问题解决措施。各位专家学者从各个角度、多个方位对项目设计、工作内容设置、成果报告编制和重大技术疑难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交流,为促进地质调查与科研创新深度融合提供了保障。
5-7月,邀请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 Andy Love 和 Nevil 一行多次到鄂尔多斯盆地进行野外踏勘。整个野外踏勘途径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湖泊集中区、四十里梁分水岭、盐海子、河套盆地等典型地貌单元区。通过野外踏勘,国外专家对鄂尔多斯盆地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有了全面了解,并对项目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形成了统一认识,明确了国际合作方向,为引进国外大型盆地地下水系统研究方法,提升项目科技创新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湖泊集中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针对工作区现实需求和背后的科学问题,在项目总体目标任务中明确突出科技创新目标和内容。围绕科技创新目标,以地质调查为依托,充分利用国际合作、专题协作、设立开放基金、联合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种形式,与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中科院、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团队展开全方位、多角度交流合作,多方邀请国内外著名水文地质学专家深入野外现场,联合踏勘,实地交流,实现了多学科领域专项工作的融合,服务于规范的野外基础调查及科研创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