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地调局水环中心沂蒙山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在池埠村成功实施一眼119.4米探采结合孔,单井涌水量每天1000立方米,解决困扰池埠村四百多年的吃水难问题,也为400余亩林果地灌溉带来了希望。
池埠村处于东西向的松仙岭之上,是傲徕山花岗岩与奥陶系碳酸盐岩的接触带,村庄座落由西向东、由南至北自低而渐高,形如码头,其村名即由岩溶水形成地下湖、花岗岩形成船埠而得。受区域构造影响,花岗岩风化壳裂隙水在构造带迅速补给岩溶裂隙水,由面上浅径流转为管道流,地下水赋存非均一性显著,且沿断裂带受断层性质影响岩溶水埋深差异大。据不完全统计,由村民自发组织的找水打井,已累计投入钻探进尺800余米,耗资近15万元,所取水均为补给差的窝状水,水量小、水质差。池埠村自建村以来一直饮用截留在花岗岩风化壳的裂隙泉水,但其受季节影响大,水量小、不稳定,且随着近年林果业的发展和持续干旱年,水量严重不足、水质持续劣化。吃水难,自古是压在全村416人心口的大石头,用水难,始终是村民400余亩林果业发展迈不过的坎。
沂蒙山区水文地质调查项目组经过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科学选定了物探作业靶区,克服了狭小窄沟物探作业难度大、电力通讯线缆密布信号干扰大、5万地质图构造性质错误等困难,通过精细调查,选取适宜的物探勘查方法,准确确定孔位并成功实施探采结合孔,同时项目组与沂源县水务局对接,顺利落实了该孔的配套设施。每天1000立方米的优质地下水不但为416人解决了饮水差、用水难问题,也解决了400余亩樱桃、苹果、桃子等经济果业的灌溉用水问题,11月17日沂源县广播电视台对此惠民工程进行了现场采访和报道,对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部署和实施高度赞扬。
正如池埠村村民委员会赠送锦旗所语“情系百姓,饮水思源”,沂蒙山区水文地质调查项目组在今后工作中定当紧密结合地方需求,合理部署项目工作,做实“项目落地、成果开花”,扩大项目服务对象,提升项目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