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隶属于“中西部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项目组严格按照《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的要求,遵循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统一技术要求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经过2年的研究探索,项目成果初显。
一是探索建立了适应本区区域性地下水污染调查野外工作方法。依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和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交通状况、前人研究成果以及污染源分布情况等进行调查线路布置。以收集到的潜水水化学类型分布图和前人的水质采样点为基础,以流域为单元,沿主要道路、河流,在垂直于水化学类型分区的方向上,从河流出山口至盆地腹地布置调查路线;二是编制了系列基础图件,全面掌握了区内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地貌、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区域地下水水化学分布、污染源分布;三是掌握了准噶尔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的最新情况。准噶尔盆地地下水水化学性质具有明显水平分带性,自山前到沙漠边缘呈现由重碳酸型水逐步演化为硫酸型和氯化物型水,在垂直方向上,地下水在冲积平原、细土平原多层结构含水层的区域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四是深化了准噶尔盆地区域地下水水化学循环与演化研究。以乌鲁木齐河流域为例,从山区至沙漠排泄区水化学特征在水平、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五是采用现场测试技术,掌握了地下水中部分物理指标的分布特征。共检测现场指标水温、pH值、电导率(EC)、溶解氧(DO)、浊度以及氧化还原电位(ORP)6项。
项目组将继续总结、升华地质调查成果,进一步与地方需求相结合,提升地质调查成果为准噶尔盆地区域水资源管理、城市规划、水土污染防治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