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土壤污染防治

——地调局水环中心在行动

来源:地调局水环中心 作者:范基姣 发布时间:2016-06-07

5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我国第一部《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土壤污染防治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主要指标。土壤污染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6年开始,地调局水环中心地下水与土壤污染调查团队从保定市及其周边加油站、垃圾场调查入手,踏上了地下水与土壤污染调查之路。2012年成立地下水与土壤污染调查防控室,在地质调查项目的支持下,目前已完成石油类、污灌类、钢铁类等5类土壤污染场地的调查,积累了大量调查数据,形成了不同类型污染场地地质调查技术方法体系。在石油化工场地调查时,项目组人员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仪器的功能,探索出便携式VOCs仪土层测气方法。在污灌类场地调查时,项目组技术人员利用便携式水质分析仪分析污水水质,为污水灌溉区水土污染范围的圈定提供了快速、准确的判断依据。

2014年,水环中心地下水与土壤污染调查团队四上雪域高原,历时3个月,踏遍西藏地区拉萨河、年楚河、尼洋河三个流域7万平方公里大地,在海拔3600-5200m的山地河谷中调查地下水、地表水体水质状况,参与完成第一轮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任务。

在完成地质调查项目和地下水与土壤污染调查实践基础上,项目组技术人员还参与完成了《中国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调查报告》的编写任务。结合我国国情和行业特色,牵头编写出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调查与风险评价技术标准》(DD 2014-06),该技术突破了国际惯用的三阶段调查模式,提炼为初步与详细调查两个阶段;贯穿了土壤与地下水一体化调查及污染源-途径-受体系统调查的理念;以全季节污染信息捕获、现场快速检测技术为特点,联合运用遥感、物探、钻探、成井、监测等多种技术,实现了对场地水土污染快速、有效、完整诊断,具有鲜明的地质特色,成为我国污染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价重要技术文件。

目前,水环中心地下水与土壤污染调查防治技术团队正在开展我国豫北平原冲洪积扇的水土污染调查。未来,水环中心将开展我国不同岩土结构类型、不同污染类型场地的地质调查,建立污染场地调查信息数据库;依托典型污染场地、污染水文地质试验基地和地下水与土壤污染防控实验室,开展修复技术试验研究及地下水污染动态监测;编制我国污染场地调查、风险评价与修复控制的行业技术标准,建立典型污染物的科学观测技术方法体系;积极参与国家污染场地调查以及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为全面治理我国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提供技术支撑,为建设“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丽中国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