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2-24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江苏1:5万埤城幅(I50E024023)、丹阳县幅(I50E001023)环境地质调查”项目顺利通过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华东项目办组织的成果评审。专家组在详细审阅成果报告、图件及相关资料、听取项目汇报的基础上,经认真讨论,一致同意通过评审,并评定为优秀级。该项目强力支撑了和丹阳市政府合作的丹阳城镇地质环境综合调查,主要成果有:
1、首次按照1:50000的精度对工作区开展了多学科、多方法、多手段的水工环地质调查,基本查明了工作区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特征,与前人工作取得的成果相比,本次工作取得成果的精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1)相比前人开展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成果,本次工作以岩石地层为主体,年代地层划分为主要依据,结合层序地层、生物地层、磁性地层、气候地层等多重地层划分对比方法,厘定了区内第四纪地层结构,基本查明了工作区第四系的时空分布规律、岩性组合特征和沉积环境。
(2)相比前人开展的1:20万水文地质普查工作成果,本次工作按照《1:5万水文地质调查规范》要求,系统地开展了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基本查明了区内水文地质条件,评价了地下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质量;并修正了古河道和隐伏灰岩的分布范围,新圈定了工作区东北部的承压含水层范围。
2、按照地质年代、成因类型、物理力学性质等对工作区内第四纪覆盖层进行了工程地质层的划分,并与丹阳市工程勘察单位研讨工程地质层的划分对比,厘定了丹阳地区的工程地质标准层序,确定了工作区各工程地质层空间分布规律和基本物理力学参数范围,为市政规划、工程选址和工程施工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建立的标准层序将有助于实现丹阳地区工程勘察资料的标准化、信息化。
3、结合丹阳市供水规划和实际需求,开展完成了丹阳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规划专题研究。专题研究圈定了滨江新城地区应急水源地,计算出应急供水量为10万m3/d,可建设为中-大型应急水源地;并将规划应急水源地与供水管网进行叠加分析,提出了应急水源地自来水管网建设的规划建议。
4、对工作区内典型地区的水土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了化工污染场地和垃圾填埋场地区水土污染特征及趋势,提出了污染防治措施建议,可为丹阳市工业用地转型开发的适宜性评估和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5、对丹阳市开展了垃圾填埋场适宜性分区评价,并优选了5处适合建垃圾填埋场的场地,为丹阳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正确选址提供决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