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喜得地质出版社赠书——《温家宝地质笔记》。忙里偷闲地仔细读完以后崇敬感油然而生,这俨然是我们青年成长的典范教材,是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圣经。
透过《温家宝地质笔记》,可以了解我们国家地质事业的发展历史,看到老一代地质人的奋斗史。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地质工作者,我怀着对老一代地质科学家的敬仰之情,读完了笔记。温总理研究生毕业后被分到最基层的地质测量队。但是他努力实践,勤奋工作。书中收录了他的野外记录本、地质剖面等复印件六百余幅。他那工整的笔迹、精致的图表,细致的剖面,生动地展现了他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也表现出他崇尚岗位,热爱岗位的精神。他在地质系统整整工作了18年,而且大多数光阴是在祁连山区度过的,但他认为“这18年是我从青年到中年这段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
地质工作是一项非常艰苦也是国家发展最需要的工作。温总理常年在祁连山区搞地质调查,作为地质调查工作的四类地区,也就是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地表条件十分恶劣的地区,即使是在各种装备力量都得到了长足发展的今天,地质调查条件仍然是很艰苦的。书中记录了当时许多艰苦生活和工作的场景。但总理矢志不渝,从不动摇。是什么让他如此坚定,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做着自己的岗位工作?是青年人对祖国的情怀,对地质事业的忠诚,是青年人崇岗敬业,螺丝钉的精神。今天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地质工作在今天的作用无法替代,这也赋予了当代青年一代光荣的历史使命。我们青年人从《温家宝地质笔记》中学习到了如何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学习到了崇岗敬业,螺丝钉的精神。要实现伟大理想,离不开常年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本领。这就需要我们青年人在地质调查工作中,尤其是在野外工作中,打好基础,练好武艺。温总理在地质调查工作中不忘学习,边学习边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总理在书中表示,每逢节假日,同事们有的打扑克,有的下象棋,有的聊天,但他不愿浪费时间,而是抓紧时间看书学习,读鲁迅的散文,《呐喊》就读了三四遍,还读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文章。正是这种勤奋执着的学习态度,使他在专业上不断成熟,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这种文化素养为他后来从事国家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温总理的大学是在中国地质大学攻读的地质科学专业,多么相似的学习之路啊,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以总理为楷模,以总理的精神为旗帜,厚积薄发,实现自己的岗位价值,做国土资源系统一颗闪亮的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