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地调局广州海洋局“海马”号模型、“海洋六号”船模、海底矿产样品、科普展板等亮相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参加“第五届海洋科技文化节开幕式暨深海矿产资源及技术科普活动”,吸引了大批师生参观关注。 广州海洋局结合全国2016年科技活动周主题“创新引领、共享发展”,开展“科学使者进校园”主题活动,并与中山大学“第五届海洋科技文化节”结合起来。该活动由中山大学海洋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局、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中大海洋学院团委和广州海洋局团委等五家单位联合承办。广州海洋局科普团队由副总工程师何高文带队,与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师生及海洋环保志愿者等数百人参加了活动。 开幕式上,广州海洋局何高文副总工和中山大学海洋学院陈省平书记分别为开幕式致辞,并互赠了纪念品;广州海洋局团委向中山大学海洋学院青年代表赠送《温家宝地质笔记》60册,与同学们共勉,学习老一辈地质工作者“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弘扬新时期地质工作者核心价值观。 在何高文副总工和陶军教授作的“深海矿产资源”和“海马”号与“海马冷泉”的主题科普讲座上。中山大学学子对浩瀚的海洋底下蕴藏的矿产资源非常感兴趣,被生动有趣的“海马”号海底作业视频吸引,仿佛被带入奥妙的海底世界,亲历了未曾见过的海底奇景。 在中大珠海校区榕园广场深海矿产资源及技术科普展板和模型样品展览专区,广州海洋局科技人员向大家介绍了国际海底区域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多金属硫化物、深海稀土等矿产资源和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马”号及其应用,以及广州海洋局在深海矿产资源和深海技术这两个领域近年来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海马”号模型的亮相也吸引了大批同学围观发问,现场气氛相当活跃,培养激发了学子们对海洋科技的浓厚兴趣,达到了“共享科技创新成果,让科技流行起来”的目的。 据悉,广州海洋局与中山大学自2008年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一直保持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特别是今年2月,双方在加强共建调查科研基地、共建特色研究机构、拓展资源共享领域、加强海洋学科建设、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等5个方面的紧密合作达成了进一步共识,此次联合开展活动是落实紧密合作的举措之一。
第五届海洋科技文化节揭幕
广州海洋局向中山大学海洋学院赠送“海洋六号”船模和《温家宝地质笔记》
广州海洋局副总工程师何高文作“深海矿产资源”科普讲座
青年科技人员向同学们介绍科普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