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5-25日,由中国地调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承办的1∶5万水文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研讨会在湖北省兴山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大区地调中心、中国环境监测院、煤炭总局水文地质局、水环中心、岩溶所、水环所、探矿工艺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部分省市的环境监测院等单位的代表100余名代表,系统学习了当前我国1∶5万水文地质调查部署的新思路、1:5万水文地质调查规范、不同地区的工作特点及其技术要求、1:5万水文地质调查中主要的技术方法。
研讨会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的香溪河流域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共设置了3天室内授课、6天野外考察实践和1天总结交流三个部分。
来自地调局、岩溶所、水环所、水环中心、航遥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多家单位的17名专家学者,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详细介绍了岩溶区、丘陵区、平原区等不同地区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特点和技术要求;进一步解读了1:5万水文地质调查规范和1:5万水文地质图编图规范(征求意见稿),对实施1∶5万水文地质调查中的遥感解译、区域地质构造调查、地球物理勘查、水文地质钻探与水文地质试验等多种技术方法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解析,对地下水流系统理论、第四系地质学、水文地球化学与同位素等新技术新方法在1:5万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了讲解,此外还对传统地质填图方法和新型野外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培训。
野外现场交流阶段,按照实际野外工作中需要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技术方法手段,围绕香溪河流域精选的乐平溪、黄粮-高岚河和古夫等3个典型实习区展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组织了基础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球物理等专业10余位指导老师,依据由浅到深、由基础到综合的原则,安排了五条野外研讨与培训路线和1天的独立填图。
野外考察实践按照地质调查项目工作的程序对香溪河流域进行了综合踏勘,了解香溪河流域内的地形地貌、水系分布、地层展布以及区域地下水补径排关系,随后进行褶皱、断裂等构造与水文地质综合调查培训,内容涉及褶皱、断裂构造带水文地质调查方法以及水文地质调查中常用的物探、钻探以及水文地质试验等技术手段。在野外培训的基础上安排了一天的野外独立填图。在成果总结及交流阶段,各班级均汇报了野外调查和独立填图后对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对野外调查过程中的方法和思路进行沟通交流,分享了1∶5万水文地质调查的经验认识。
出席本次培训会的领导有地调局水环部郝爱兵主任、张二勇处长、武汉中心党委书记胡茂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调院院长周爱国教授以及兴山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王克品副县长等。

研讨会开幕式

郝爱兵介绍1:5万水文地质调查规划部署

岩性编录培训

地质构造调查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