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武汉中心水工环地质调查亮点纷呈

来源:地调局武汉中心 作者:段万军 发布时间:2016-03-29
  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水工环地质调查获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一是武汉中心承担的“泛珠三角工程”开展地下水资源调查,调查成果直接服务民生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在缺水区查明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12.2亿立方米/年,圈定地下水应急水源地11处,为湛江东山岛宝钢钢铁基地、文昌航天城提供应急水源地规划建设保障。大冠沙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地下水监测成果服务北海水源地规划。查明珠江口、北海及雷琼地区地下水污染及北海地区、雷州半岛海水入侵等地质环境问题及形成条件,提交《广西北海地区高位养殖产业规划对策与建议》。
   
  二是参与编制《长江经济带国土资源与重大地质问题图集》。编制《长江中游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报告》、《泛珠三角地区地质环境图集》和珠三角经济区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报告,得到地调局领导的肯定。开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岩溶塌陷调查,查明了碳酸盐岩和岩溶地面塌陷的分布、发育特征、影响因素和成灾机理,圈定了岩溶地面塌陷高易发区,出版《长江中游城市群地质环境图集》等3套图集,支撑服务国土规划、资源优化配置、城镇化建设、防灾减灾及重大工程建设。开展广东广佛肇及广西贵港岩溶塌陷调查,初步查明岩溶塌陷类型及时空分布,服务城镇选址及重大工程建设。
   
  三是开展丹江口水源区地质灾害调查,查明堵河流域地质灾害及隐患1362处。系统收集资料,梳理了丹江口水源区国土资源与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初步完成丹江口水源区国土资源与生态环境地质图集编制。开展三峡地区地质灾害调查,基本查清了巴东等地区灾害类型、数量、范围、规模,总结了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和典型地质灾害成灾模式。建立了水库滑坡涌浪灾害的水波动力学模型和三维流固耦合模型,改进滑坡涌浪分析方法,取得创新性成果,南方降雨型灾害研究取得初创性成果,指导三峡库区若干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