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项目”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承担,隶属于“长江三角洲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工程的子项目。
2015年项目共调查陆域面积736km2、野外调查线路24条,其中,机(民)井调查点186个、地表水调查点14个、地下水动态监测点25个,工程地质调查点243个、槽型钻 (2-3m)计60个、 水质无机分析85组,水质有机分析30组,土样无机分析102组,土样无机分析30组。共设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钻孔21个(共计1800m),目前全部完成,遵循一孔多用的原则,所有的钻孔在完成工程地质原位测试与土工样品采集后,进行了扩孔成井,并采取水样和进行抽水试验等。共完成陆域浅层地震11.28km,水域浅地层剖面测量42km。
初步查明了调查区工程地质层土性特征及区域分布规律,初步厘定了区域工程地质层序,各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主要持力层与软土层空间分布特征。
研究表明长江南岸滨海平原区构造运动和气候波动是控制古河道发育和展布的内在原因,且两者同时起作用,两种作用在沉降盆地中不同时期对沉积环境的影响强度不同。 在上新世-第四纪早期沉积旋回中, 气候波动对沉积物影响的程度被强烈的构造沉降运动做掩盖,中晚期虽然继承了早期构造沉降的痕迹,但气候-海平面波动所产生的作用开始占主导地位。晚更新世—全新世古海拔高度进一步下降,湿地沼泽发育,外来物源丰富,研究区为滨海或河口—三角洲环境。
本项目为2015年新开子项目,正在积极开展综合分析和成果总结,如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可应用于城区规划和地下空间规划,“重大水利工程对长江下游地质环境影响研究”成果争取为长江南京以下12.5 米深水航道工程建设以及长江水岸安全监测、规划与设计提供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