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即“大数据”时代),人们的生活、工作与思维都面临着大变革,矿产地质也应运进入“大数据”时代。如何在成矿规律和成矿系列的研究过程中充分利用海量的数据?如何将数据与思维结合起来?如何将数据转化为新的认识或知识,并运到地质找矿的实践中?这些成为广大矿产地质工作者当下必须面对与思考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一现状,1月19日,矿产资源研究所稀有、稀土、贵金属矿产研究室召开了主题为“如何利用大数据来研究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的研讨会,稀有、稀土、贵金属研究室全体成员及其他多个相关处室的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
主讲人王登红研究员系统论述了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的应用及矿产资源领域地质大数据的10大特点;其中,除了从地质矿产的视角解释了“大数据”的大量性、高速性、多样性、价值性4大特点外,还基于地质矿产专业提出了地质大数据的6大新特点:“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空间性与非空间性”“时间性与非时间性”“因果性与非因果性”“主体性与非主体性”及“客体性与非客体性”,并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作了新的诠释。最后,总结了地质大数据在成矿规律、成矿系列、成矿体系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及注意事项,期望地质大数据能为成矿理论和成矿预测工作提供新思路。
通过此次研讨会,与会者们对大数据概念和应用、地质大数据基本特点、矿产地质研究领域地质大数据的应用方法等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在随后的研讨中,稀有、稀土、贵金属研究室成员还结合目前承担的矿产志、三稀项目,就如何充分利用地质大数据展开了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