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武汉中心四幅区调野外验收获优秀

来源:地调局武汉中心 作者:地调局武汉中心 王令占/文 张楗钰/图 发布时间:2016-01-21

1月15日-18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广西1∶5万富川县、涛圩、桂岭圩、太保圩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顺利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南项目办组织的野外验收。其中,1∶5万桂岭圩幅、太保圩幅被评为优秀级,1∶5万富川县幅、涛圩幅被评为良好级,项目总体获优秀级。

在听取项目汇报、详细审阅各类原始及阶段性成果资料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路线、重要成果野外实地检查,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野外工作开展规范、原始资料齐全,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成果突出,同意通过野外验收。

通过近3年的野外及室内工作,项目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是重新厘定了调查区地层序列,划分了23个正式岩石地层单位与19个非正式填图单位,并完善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等多重地层划分对比系统。二是将调查区原鹰扬关组分解为“鹰扬关(岩)组”与“拱洞(岩)组”,岩石组合由基质和岩块两部分组成,基质主要为一套强烈片理化、千枚理化变质熔结凝灰岩、凝灰质绢云千枚岩,岩块包括石英岩、大理岩、变余流纹岩、变基性岩及蛇纹石片岩等,整体无序,局部有序。并获得“鹰扬关(岩)组”5个变质熔结凝灰岩与1个变余流纹岩的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获得“拱洞(岩)组”变质砂岩的碎屑锆石年龄。三是在泥盆纪信都组中获得孢粉28属31种,自下而上划分为Retusotriletes- Apiculiretusispora和Archaeozontriletes-Cymbosporites 2个孢粉组合带。四是根据野外调查、接触关系,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同位素年龄对区内花岗岩体进行了解体,划分出8个侵入体、16个填图单位,初步建立了岩浆演化序列。获得了均洞岩体、永和岩体、桂岭岩体、太保岩体、禾洞岩体、姑婆山岩体、乌羊山和金子岭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在富川莲山乡鲁洞村和开山镇孔子庙附近发现数条煌斑岩脉。五是对调查区褶皱和断裂发育特征进行了系统调查与总结,基本查明了调查区构造形迹及其展布特征,初步建立了构造变形序列。重点对梧州-贺街断裂带在调查区内的3条分支断裂特征进行了调查;通过构造解析,于“鹰扬关(岩)组”和“拱洞(岩)组”中分解出多期构造变形,认为其中晋宁、加里东期构造变形具造山带构造样式。

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湖南省地质调查院、西北大学及武汉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野外验收。

野外质量检查

剖面质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