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领导下,在各兄弟单位通力协作下,中国地质调查局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全体职工同心协力,提前全面完成年度“两重一主”工作。
从年度“两重一主”工作具体内容确定之初,航遥中心领导班子就迅速行动起来,多次召开班子会议,明确各项工作分管领导、责任人员、通讯员、时间节点,对每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明确阶段性成果和提交时间节点,沟通交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这一年,地调局航遥中心共组织了21个野外队,17架飞机执行野外飞行任务,全年飞行1100余架次,累计完成航空物探50.08万测线千米;组织20个地面工作组,完成测量物性2569处,实测物性数据77000余个;选编航磁异常6000余处,查证异常116处,新发现多金属矿化(点)35处;取得基础调查与找矿工作新突破,有效支撑了局能源资源调查实现重大发现或突破战略需求。完成重要油气盆地航空重磁综合调查92479测线千米,完成计划工作量的103.17%;完成重要成矿区带航空物探调查193220测线千米,完成计划工作量的105.49%;完成湖北鄂州莲花山-黄石铁山铁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高分辨率航磁调查示范,筛选出一批矿致异常开展查证,进行铁及多金属找矿预测,服务于大冶整装勘查区深部与外围找矿需要。
开展电法扫面试点工作,完成固定翼频率域航空电磁试验测量,结合航磁资料进行矿产资源综合解释研究;选择黑龙江三江平原地区进行水文地质电磁扫面试点,为水文地质调查提供区域性资料和解释成果。
编制完成长江经济带和海岸带自然资源系列图件,完成T型带航空遥感计划的总体编写,并与相关单位进行了需求对接,完成了航遥中心以往所承担的298个项目(T型带范围内)已归档航空资料数据梳理。充分发挥地质工作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支撑和服务作用。
依托高分国土资源遥感应用示范系统(一期)等项目建成的遥感业务化信息系统,集任务管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遥感地质解译、野外调查、数据支撑、分发与服务、运行管控八大系统于一体,实现了遥感业务全链路数字化、无缝衔接和业务化运行。通过2015年资源一号02C应用系统建设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扩充、完善了业务系统功能,大力提升了卫星接收、处理、存储、管控与应用能力。
航空物探综合勘查系统不断完善和提升, 完成航空磁电放综合、航空重磁综合、直升机磁放综合、直升机电磁综合等多种综合测量系统与测量飞机平台改装集成全面投入生产测量。
遥感实验场服务系统(外网)已经正式上线运行,依托该实验场,先后完成了国产卫星数据在轨几何精度评价、地质矿产应用评价等,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并向国家测绘局测绘卫星应用中心、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相关科研院所提供了数据服务。多所高校研究生依托实验场开展了多项科研实验和毕业论文的撰写。
及时响应突发地质灾害事件,先后开展了尼泊尔—西藏8.1级地震、陕西山阳滑坡、深圳滑坡等应急调查工作,通过国产卫星数据,快速开展灾情灾害的遥感解译工作,为部应急办、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局以及地方政府开展灾情调查、隐患点排查以及安置选址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