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深部矿勘查方法技术组合与预测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地调局南京中心
作者:陈国光
发布时间:2016-01-04
由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完成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整装勘查区综合研究与勘查示范”近日通过专家评审,获得优秀。该项目重点回答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第二空间深部找矿在什么地方找,用什么样的勘查方法技术组合找深部矿等问题。项目取得多方面的成果。
(1)系统总结长江中下游二十六个已知典型矿勘查过程及模式基础上,将长江中下游地区铁铜矿分为四种类型勘查类型:玢岩型铁矿勘查类型、矽卡岩型铁铜矿勘查类型、斑岩型铜矿勘查类型、热液型铁铜矿勘查类型。并从勘查目标体、物性综合分析、异常分析、勘查方法分析等四个方面对四类矿床类型的方法技术进行了分析。
(2)建立了安徽庐江泥河铁矿、安徽庐江龙桥铁矿、安徽当涂白象山铁矿、安徽庐江沙溪铜矿、安徽贵池黄山岭铅锌矿实测找矿模型。并提出了深部玢岩铁矿、深部斑岩铜矿、层控热液型铁矿铜矿找矿方法组合及工作流程。
(3)通过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宁芜、铜陵、九瑞、鄂东南五个重点勘查区物性分析、成矿模型分析、以往工作程度分析、重点勘查区物探剖面验证结果分析等,提出五个重点勘查区深部矿勘查方法技术组合。
(4)通过地球物理特征、深部地质构造、岩浆岩分布分析,提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三横二纵的深部构造岩浆岩带。并依据构造岩浆岩带分布和深部找矿突破成果,将长江中下游地区划分为:沿江成矿亚带、郯庐成矿亚带、蚌埠—常州成矿亚带、苏州—庐江成矿亚带、鄂东南—九江成矿亚带等五个深部成矿亚带,并提出了17个深部找矿预测区。
(5)通过宁芜地区深部矿勘查示范,提出了3个深部找矿靶区。通过庐枞整装勘查区最新的1:1万高精度磁测和1:5万重力测量成果,结合深部矿勘查技术方法分析,提出了等五个深部找矿新区。通过九瑞整装勘查区地质调查最新成果综合、中深部岩体推断,结合深部矿勘查技术方法分析,提出了8个重点深部找矿靶区。
(6)提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一个陆内裂谷系—下扬子三联裂谷系。下扬子三联裂谷系由郯庐裂谷南段、沿长江下游向北东延伸裂谷、沿长江中段向北西汉水方向延伸裂谷构成。提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高钾钙碱性岩系列、橄榄玄粗岩系列、A型花岗岩系列是燕山期岩石圈伸展-拆沉这一深部动力学过程中,分别由形成于不同时空及不同源区的岩浆系统演化形成。可描述为“同一深部过程、不同岩浆源区形成的三个岩浆岩系列”。
(7)建立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深部找矿数据平台和五个重点勘查区(庐枞、宁芜、铜陵、九瑞、鄂东南)地质、矿产、物探、化探数据库;建立了重点勘查区地层—物性综合柱,提出了五个重点勘查区的地层物性界面、及其对深部勘查具有重要影响的特殊物性层。
该项成果首次系统的从深部矿勘查角度对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集成,初步解决了长江中下游深部矿勘查方法技术问题,对区内深部矿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出长江中下游地区深部成矿亚带和深部找矿预测区的划分;对区内深部找矿部署具有重要意义。在庐枞整装勘查区、九瑞整装勘查区提出的深部找矿靶区,对下一阶段指导深部找矿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