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地科院力学所王文磊博士在《Ore Geology Reviews》上发表题为“GIS-based mineral potential modeling by advanced spatial analytical methods in the southeastern Yunnan mineral district, China”(基于GIS平台的先进空间分析技术在中国滇东南矿区的矿产资源潜力预测建模)论文,对在滇东南地区开展找矿预测进行了新总结。
上世纪末成秋明教授提出了能够有效增强、识别低缓地球化学异常的“局部奇异性”理论。经多年深化研究和不断实践应用,该理论以地球化学数据处理和异常优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然而,地球化学数据与其它多元地学信息融合技术,及其找矿预测综合评价等方面的工作仍需深入,同时如何利用地球物理测量数据预测圈定隐伏岩体、隐伏矿体也亟需开展技术攻关研究与应用示范。
王文磊博士将非线性奇异性矿产预测理论在多元找矿信息挖掘领域进行拓展应用,并对该理论算法进行改进,提高了找矿实践应用效果,取得了新进展。一是利用多元找矿信息挖掘与融合这一先进技术思想理念,在奇异性理论提取地物化遥异常的基础上,选取同控矿地质体相关的异常进行信息综合,定性定量地描绘了侵入岩体与赋矿地层空间物理-化学属性的空间变化规律,拓展了信息综合技术的应用研究范畴,为定量化成矿预测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是将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的空间加权回归(GWR)理论方法创新性地引入到成矿预测研究领域。应用GWR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了滇东南锡铜多金属矿床与其控矿要素之间关系的空间变化规律。这大大提高了传统上意义上对GIS成矿预测理论应用的认识。
三是将构造地球化学思想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王文磊博士对奇异性理论算法进行了发展,首次提出了由构造线定向的地球化学局部奇异性指数算法,新算法得到的奇异性指数不仅定性定量描述了断裂构造对成矿流体运移的有益程度,定义了一种新的控矿构造属性,同时能够空间定量化分析成矿元素分布各向异性受构造活动的控制作用,该方法在滇东南地区找矿勘查靶区优选得到应用并取得明显找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