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长江上游宜昌江津段主要支流环境工程地质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来源:地调局武汉中心 作者:地调局武汉中心 伏永朋 发布时间:2015-12-23

三峡库区水库蓄水诱发或加剧了斜坡变形,2003年至2011年间三峡库区共发生地质灾害险情506起,仅2008年172.5米试验性蓄水期间,库区就因地质灾害紧急转移群众近2000人。近年来,通过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库区地质环境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在支流内因调查研究程度低、防护标准低,极易遭受地质灾害威胁。为保证库区移民搬迁集镇、生态屏障区和旅游、水电开发等工程建设安全需求,武汉中心在该区域相继开展了神农溪、汤溪河等九条支流的环境工程地质调查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一、查清了地质灾害数量、类型、规模、危害程度,更新了地质灾害数据,圈定了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为流域规划及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地质依据 

九条流域共发现各类地质灾害1308处,比原有资料增加236处。河道两岸高程600米以下斜坡,碎屑岩分布的低山区,库区、移民迁建区、矿区等人类工程活动密集区,滑坡、泥石流集中发育。调查成果及时提供地方政府,为库区三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后续工作规划、流域发展规划、移民城镇建设等提供了详实的地质灾害基础资料。

二、查明了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影响因素,提出了环境工程问题防治对策建议,为流域合理开发和生态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地质灾害与人类工程活动息息相关,水库蓄水是流域内影响最大的人类工程活动,由于水库蓄水诱发的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如2003年7月13日三峡水库135米蓄水期间发生的青干河千将坪滑坡、2007年5月18日水库水位由156米下降至145米时发生的史家坡抗滑桩破坏、2008年11月10日试验性蓄水至173.1米时诱发的土狗子洞滑坡、2010年神女溪王家大屋场滑坡、2012年6月发生的曾家棚子滑坡等。移民城镇建设、复建公路等不合理切坡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如2010年因开挖奉节至巫溪高速公路隧洞诱发的小姑田滑坡等。 

暴雨和集中降雨是重要的诱发因素,如1998年8月,汤溪河大面村发生大规模滑坡,造成340户1290间房屋全部垮塌,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万元。2010年7月,郭家坝镇发生50年一遇强降雨,7小时累积降雨达136毫米,诱发了柑子树湾坡面泥石流。 

三、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与汛期排查,服务于减灾防灾,效果明显 

项目组积极参与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及汛期地质灾害排查,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32处,编写应急调查报告34份。2010年6月圈定神女溪王家大屋场为不稳定斜坡,10月即发生滑移变形。2010年8月同心村危岩有变形迹象,项目组迅速进行了调查,10月份即发生整体下座垮塌。大溪河曾家棚子滑坡勘查后,认定该滑坡处于变形阶段,建议对其上居民实施搬迁避让,2012年6月即发生整体破坏。2009年至2012年项目开展工作期间,由于预警及时,措施得当,没有发生一例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避免和减少了重大工程建设及生命财产损失,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四、通过项目实施培养了人才,促进了流域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进步与科研水平提高。 

通过项目的有力支撑,武汉中心环境工程地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得到迅速发展。由单一的地质灾害调查,发展到工程测量、地质灾害勘查、地质灾害设计等多个方面。在地质灾害项目的带动下,促使区域地质调查、地质构造、遥感技术、3S技术、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等专业和技术,快速地与地质灾害调查相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单位相关科室的建设与发展。

项目先后培养或参与培养了5位硕士研究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提交各种调查和研究报告30余份。项目组成员先后数十人次参与国际国内会议,展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成果和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