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槽探对环境、林业、水土等破坏或影响,及浅覆盖区槽探控制深度的局限性,矿产勘查迫切需要改进浅部勘查施工手段。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承担、海南省地质调查院协助实施的以钻代槽勘查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工作项目,是对传统工程揭露手段的一种革新,旨在通过在不同类型试验区开展以钻代槽方法试验,总结出以钻代槽勘查技术方法工作程序,并将以钻代槽勘查技术方法研究成果向国内整装勘查区推广,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方法支撑。 在2015年的找矿实践应用中,施工人员运用以钻代槽勘查技术方法在海南风塘岭的试验示范工作,在浅覆盖区发现了主成矿元素金、银等大规模矿致异常,其中金元素单点单样最高含量为2.78克/吨,已达岩金矿最低工业品位(2.5-4.5克/吨),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外,以钻代槽技术方法用于覆盖层地质填图中,采用浅钻揭露浅部矿体以及地表土层厚度,可以很好地控制基岩岩性和地质界线,研究地质构造,查明矿体形态。 以钻代槽勘查技术方法的研究成果,为我国今后在浅覆盖区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提出了新的有效的方法技术,将为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浅覆盖区开展矿产勘查、地质填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