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6-8日,第二届亚洲跨学科岩溶学术会议在湖北利川召开。
本次会议由国际洞穴联合会、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等13个单位协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地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小烈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对岩溶环境、洞穴成因、洞穴探测和调查方法、岩溶景观开发保护和管理、生物和生态系统等主题展开广泛研讨和交流。王小烈在致辞中指出,岩溶研究可以细化为多个研究分支,其中岩溶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是社会关注度最高,社会效益最明显的一个,希望本次盛会可以成为一个难得的契机,促成岩溶学科领域的各类国际合作。
会上,近50位国内外学者作了专题学术讲座,交流了世界多处洞穴科考成果。中国地质科学院及相关科研院所专家作了《中国岩溶景观与洞穴概况》、《中国岩溶等特殊景观的开发与保护》、《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的科技问题及对策》、《中国旅游洞穴的统计分析》等报告。会议还开展了洞穴探险技术培训与研讨,与会专家走进腾龙洞、三龙门、玉龙洞等地开展现场考察,为利川开发利用溶洞资源,推进旅游产业深度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国际洞穴联合会主席、国际自然联盟地学委员会主席、韩国江原大学教授禹卿植,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白星碧,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市长张涛,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国际洞穴联合会名誉主席安迪·伊文思,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所长刘同良等30余名国内外岩溶学术专家和嘉宾出席会议。来自亚洲、欧洲等22个国家和地区,180余名国内外岩溶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