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国土资源部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验收挂牌

来源:地调局成都中心 作者:戴婕、付修根 发布时间:2015-11-10

2015年11月7日,“国土资源部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以96分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建设验收。

国土资源部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简称“实验室”)是国土资源部建设的第三批46个重点实验室之一。自2012年5月获批准建设以来,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沉积学学科优势,在沉积盆地分析、岩相古地理、沉积与油气资源三大研究方向上取得大量成果,在项目承担、论文发表、培养人才、开放交流等方面,全面完成了实验室的建设任务。

实验室定位于应用基础,是油气地质调查研究创新平台。实验室围绕3个研究方向,通过承担国家、部级等数十项科研项目开展了相关领域的研究,为西藏、四川、华南扬子等地区的油气勘探提供了的依据。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3项,其他奖励2项;编制的《陆地石油和天然气调查规范》作为国家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正式发布;编制的《沉积岩工作方法》作为地质调查工作方法指导手册,正式出版;实验室研究人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53篇,其中SCI收录30篇。实验室已经成为我国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研究工作的重要应用基础平台之一

实验室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派遣了青年访问学者3名,分别对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美国地质调查局进行了为期半年以上的访问研究,派遣了4名青年人员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短期培训。实验室优秀的青年人才逐渐成长,8人次荣获了青年人才基金资助,1人荣获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青年,1人荣获了四川省青年科技奖,3人入选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入选国土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实验室通过设立开放课题、合作交流、举办及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作为客座人员等多种形式加强学术交流,有力地推动了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工作。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多项解决中国南方、四川、西藏等地区重要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的科学问题提供支撑。实验室积极开展科普工作,促进了地学知识普及

地调局成都中心作为实验室的依托单位,高度重视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成立了一支专门从事实验室日常工作和研究的人员队伍,并为实验室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条件和科研环境。落实经费2011多万元,先后购置国内外先进的快速溶剂萃取仪、吹扫捕集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凝胶渗透色谱净化系统、总有机碳分析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17套专业设备,形成了4个方法技术平台,为实验室开放合作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条件保障,实验室实现了对外开放运行。

验收专家组组长对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希望实验室在未来中长期发展中向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迈进,并提出四点建设性意见:(1)进一步突出学科特色;(2)进一步强化学科理论指导实践的支撑作用;(3)进一步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4)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专家们一致认为,实验室优势特色显著,成果丰硕,并相信该实验室具有向国家重点实验室方向发展的潜力。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领导指出,实验室应该发挥成都中心沉积学优势和特色,成为支撑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学科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人才高地,验收挂牌只是作为学科发展的起点,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希望重点实验室能在今后的发展中积极进取,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地调局成都中心主要负责人在验收会上表示,实验室正式运行后,成都中心将在经费、设备、人员、后勤等方面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努力将重点实验室打造成为具有更高科研水平的创新研究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在国家环境资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中国地质调查局领导为重点实验室揭牌,地调局成都中心领导班子出席、重点实验室部分人员参加验收会。

验收会现场

验收仪器设备

重点实验室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