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以任继舜院士为负责人的计划项目“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研究和相关图件编制”通过了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的成果评审验收。专家组认为,项目在海域地质研究——“寻找消失的大陆”(相关论文已发表在地质论评2015年第5期)和建立陆内火山岩地球化学准则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并在中国及邻区前寒武纪地层格架建立和特提斯域古地理研究方面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年代学与古生物学证据,在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研究方面走在了国际前沿。
本计划项目的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小比例尺地质图件编制、前寒武纪地层格架、泛非期构造、特提斯域古地理、关键时段火山岩和新生代构造地貌等。项目组根据大量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和海底钻探文献资料,证明现今具有大陆磁异常特征的部分大洋盆地的基底具有大陆壳性质,推断现代大洋的有一部分深海盆地可能是以大陆属性的地壳为基底,提出在大地构造研究中,重视洋-陆转换过程的新认识;总结了滇西亲冈瓦纳相地区二叠纪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碳酸盐岩沉积相的序列,厘定青藏高原古特提斯期海的性质;精确标定了中国中-新元古代地层格架,建立了划分对比标准等。新一轮工作中,项目组将整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各大区研究队伍,充分发挥各大区区域优势,进一步研究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编制相关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