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调研地勘形势,把脉行业发展 之二(云南省)

来源:地调局发展中心 作者:陕 亮 张万益 发布时间:2015-10-30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副主任齐亚彬带领《全国地质勘查进展分析》项目组有关专家,赴云南省开展了全省地质勘查形势实地调研,与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省地矿局、省有色地质局、省煤田地质局、省地调局、核工业地调院、核工业209地质大队、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昆明地质勘查院、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云南省地质地勘查院、建材地勘中心云南总队等单位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就云南省近年来的地质勘查形势变化情况进行了充分交流,研讨了云南省地勘形势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下一步应对措施建议。

调研发现,云南省与全国地勘形势变化情况基本一致,在过去2006-2015年间,前期地勘投入不断上升,到2013年达到峰值后出现拐点,后期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在地勘投入结构方面,基础地质调查变化不大,每年稳定在1亿元左右,矿产勘查则在18亿元至22亿元左右变化,其中,2011-2014年各年矿产勘查投入分别约为18.5亿、20.1亿、21.88亿、17.2亿,后期下降明显;水工环地质工作则从0.36亿元逐年上升至近1亿元,增长速度明显;地质科技也由0.4亿元快速增长至1.4亿元左右。

云南省内各主要地勘单位,则面临明显不同的形势:省地勘局“戴事业单位帽子,走企业的路子”,虽然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严重,但短期无较大困难;煤田地质局由于经营矿种单一形势严峻,部分下属队伍如198地质队甚至已经放假、停发或少发工资,或靠副业维持或准备转型;省地调局主要承担公益性项目,受影响不大但已存在明显的危机意识,一旦公益性项目难以维持,做好转型进入市场的打算,将凭借占据着云南省一半以上教授级高工的优势,对省内地勘市场,特别是其它地勘单位形成明显冲击;省有色地质局也面临明显的投入下降趋势。令人欣喜的是,反而是核工业、建材、化工等行业地勘单位,受益于早期占有矿权的运营及自有资金的投入,加之以往地勘工作坚持多矿种投入,当前处境还不至于立即呈现窘迫局面。

面对低迷形势,云南省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建议稳定或适度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力度。在市场低谷时,国家财政需要大力投入“救市”,稳定队伍,避免地勘单位受到社会资金、财政资金双重萎缩的夹击;二是尽快改革矿业权管理现状,研究制定矿业利好政策,如减免或降低矿山企业税费负担等,同时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找准政府的定位,不代替企业找矿,不对企业找矿做出具体的规定,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协调各方关系,为地质找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