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调研地勘形势 把脉行业发展 之一(甘肃省)

来源:地调局发展中心 作者:姚晓峰 马腾 发布时间:2015-10-28

近十多年来,我国地质勘查如过山车,在经历快速上升于2012年到达顶峰后,开启了下降期的运行模式。以2002年底为起点,我国地质勘查受国际、国内需求、市场开放等多因素影响,以超过20%的速度逐年增长,至2012年达到顶峰。经历黄金十年后,伴随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中国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增长动力重心转移等诸多因素,地质勘查需求也发生转变,近三年以年均10%左右速度下降。面对日趋收紧的地质勘查形势,大部分地勘单位尤其是以市场项目为主的地勘单位深感寒潮来袭,力不从心。为深入了解地勘单位发展现状,在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的领导下,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全国地质勘查进展分析项目组对全国重要矿业大省进行广泛调研,把准地质勘查总体形势。项目组将分批对有关情况进行报导。

项目组赴甘肃省兰州市调研地质勘查形势,与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地调院、有色局、煤田局、核工业局、建材总队等单位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了解甘肃省近年来的地质勘查投入情况,探讨地勘形势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

甘肃省近年地质勘查投入出现下降,占总投入90%左右的矿产勘查投资减少是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是受国内外矿业形势不景气的影响,商业性矿产勘查投入热情总体较低;二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大大限制了包括前期基础性地质调查和后期矿产勘查的工作范围;三是矿业权投放力度明显不足,造成总体可供投资勘查开发的矿产地有限;四是对财政出资的公益性地质调查成果的处置原则不明确,加之当前涉矿审计力度非常大,不同程度挫伤相关各方的积极性。

面对低迷地质勘查形势,甘肃省政府采取积极措施,一是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2015年省级地勘基金同比增加2亿元;二是探索建立基金确权、融资勘查、政府处置、利益共享的找矿新机制,并以四方合作方式在白银厂矿区深部取得找矿实效;三是努力推动非常规能源调查评价工作,力争实现页岩气取得重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