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地质所两个项目获2015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来源:地科院地质所 作者:郭戈 发布时间:2015-10-23

 近日,国土资源部公布了2015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地质所申报的《中国及亚洲重要造山带花岗岩浆时空演化及构造背景对比研究》(负责人:王涛)获得一等奖,《青藏高原南部变质作用与构造演化》(负责人:张泽明)获得二等奖。

中国及亚洲重要造山带花岗岩浆时空演化及构造背景对比研究项目主要完成人为王涛、童英、吴才来、王晓霞、张磊、郭磊、谢才富、李智佩、张洪瑞、韩宝福、毛建仁、李舢、洪大卫、张建军和王彦斌。该项目以大量新的锆石年龄为基础,系统收集海量数据,对比分析,总结了中亚、中央、太平洋和特提斯造山系花岗岩浆演化特征及构造背景,应用ArcGIS软件编制了数字化亚洲花岗岩图和相配套综合柱状图,勾画出中国乃至亚洲构造岩浆演化的基本框架,为探讨亚洲大地构造演化和成矿背景提供了依据。部分成果已经在国内外一流杂志上发表,论文达79篇(其中SCI收录45篇)。研究成果已被国内高校、科研单位和各地质调查中心频频引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该研究和成果符合当今大数据时代下的地质研究发展趋势。

青藏高原南部变质作用与构造演化项目研究团队自2009年开始,对青藏高原南部的中、高级变质岩开展了深入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取得了国际水平的创新性成果,揭示出青藏高原南部主要变质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物质组成,形成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的构造环境中,保存了冈瓦纳超大陆聚合与离散、特提斯洋和青藏高原形成与演化的重要地质记录。这一重要的创新性进展加深了人们对拉萨地体、冈底斯岩浆弧和喜马拉雅造山带的认识,将青藏高原的变质作用与动力学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为我国在国际青藏高原研究上占有一席之地做出了贡献。项目组成员作为第一作者在SCI检索期刊发表论文32篇,其中国外期刊21篇,为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目前的SCI总引用次数已经达到545次,10篇代表性论文的SCI他引次数为227次。其中两篇论文分别入选2010年和2012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相关成果入选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度十大科技进展,获得2013年度中国地质调查成果一等奖。